奧巴馬曾避稱「恐襲」惹抨擊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於襲擊後發表講話時,一度避用「恐襲」字眼,未即時將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其曖昧態度惹來抨擊及猜測。稍後更有官員與他大唱反調,直指事件是恐襲。今次事件反映美國本土仍面臨嚴峻恐襲威脅,隨時打亂華府重返亞洲等全球戰略部署。

奧巴馬於爆炸後親自坐鎮白宮戰情室監控事件進展,他對外發表講話,對死難者致以哀悼,呼籲人民團結,稱會動用一切資源去協助死傷民眾及調查事件,誓要揪出真兇彰顯公義。但他在聲明中避用「恐襲」及恐怖主義等字眼,又指未查明真相時不應太快下定論,其態度備受關注。

華府官員唱反調

在他發表講話後不久,有匿名華府官員唱反調,直指事件顯然是恐襲。輿論亦抨擊奧巴馬猶豫不決,反恐決心不足,多家電視台已自行定性事件為恐襲;但亦有人認為未查明兇手及其政治目的前,奧巴馬做法恰當。奧巴馬其後在記者會中,終承認事件為恐襲。

去年美國在利比亞班加西的領事館遇恐怖襲擊後,奧巴馬亦拒即時定性事件。有評論分析,奧巴馬避用恐襲字眼,是為免重蹈布殊的覆轍,在九一一襲擊後帶領美國走上全球性反恐之路,令美國再陷沒完沒了的反恐戰泥沼中。美國民意被今次事件激怒,或會打亂奧巴馬的全球戰略部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