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腦麻痹費昂令病者卻步

【本報訊】腦麻痹症令嘉儀的腳部肌肉痙攣不協調,每次開刀鬆筋都令她好似虛脫,平日又要倚賴拐杖走路,有骨科專科醫生解釋,這是由於患者腦部不能正常傳送訊息至肌肉,肌肉常呈繃緊狀態,令病人運動機能受到影響,因此會有痙攣的情況出現,而本港現時雖已引入新技術幫助此類病人,惟費用高昂,一般巿民難以負擔,故仍主要以口服鬆弛肌肉藥物及放筋手術作為治療方法。

骨科專科醫生潘德鄰表示,腦麻痹症成因眾多,其中較為普遍的原因,是嬰兒出生時被卡在母體產道過久令腦部缺氧所致,而治療此病的新技術則主要是透過一個微小工具植入病人體內,使用以放鬆肌肉的藥物「Baclofen」自行注入脊髓,降低肌肉張力,幫助病人紓緩痙攣,但費用卻十分高昂,使不少病人卻步。

他補充,患者許多時會因為身體的缺陷,而產生情緒困擾,故需由社工及臨床心理學家跟進,他強調,家人及朋友的支持對患者非常重要,因為正能量可助其克服困難,對病情有莫大幫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