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天秀墟前景慘淡

位於天水圍的「天秀墟」,開業近兩個月,門堪羅雀,前景難以樂觀。「天秀墟」,是政府斥資一千萬元,把該幅面積三萬八千平方呎土地免費交由東華三院承辦並以非牟利形式營運,一來作為扶貧試點,二來希望能有助活化天水圍經濟。出發點是好的,但實際效果如何那才最重要。

最近,筆者特意在假日前往實地了解,發覺情況比想像中還要差。全墟共一百八十二個檔位,但約有兩成迄今仍未營業。筆者在墟內流連時,雖碰巧有兩輛旅遊車載着「一日遊」的長者團來捧場,但人流還是不多,且約半小時後,兩團人已上車離開。

有檔主表示,雖然「天秀墟」營業時間為朝八晚八,但不少檔口只在下午才開檔,至黃昏六時左右便收檔,皆因人流太少。有些原本做開小販的檔主稱,現時就算在墟內做足一日,營業額還不及區內「天光墟」(要走鬼)半日生意。如此慘情,原因有二:一是承辦的東華三院乃慈善機構而非商業機構,缺乏營商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二是攤檔經營者均來自弱勢社群,售賣的物品都是衣物、蔬果等,缺乏特色。

別的不說,當天筆者乘搭西鐵前往天水圍,站內外均找不到任何「天秀墟」標識;乘搭天水圍循環線輕鐵,沿途各站也看不到明確指示;最後在天秀站落車還要穿過一個公園球場才到達。試問這怎麼能吸引區外客來趁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