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勿將東涌變作另一個悲情城市

天水圍是被稱作悲情城市的新市鎮,好像很多社會問題都和天水圍扯上關係。例如區內就業機會不多,居民需要跨區上班,造成交通費用高和時間過長的問題;家長由於長途跋涉的跨區工作,對子女的關懷也成疑問,區內的青少年問題仍是一個難題;民生上,天水圍的物價不比市區低,區內市民也在抱怨生活費用磨人,更不用說區內依靠綜援的人數佔了全港各區之前幾名。

地理環境 跨區局限

其實,不少團體都曾嘗試作出努力,去將這個悲情城市改造,例如馬會便將其中一些營運項目搬至天水圍,而東華三院也成立天秀墟等去協助區內居民,可是效果就是不彰。歸根究柢,天水圍的問題是區內的經濟活動不多,不能夠從區內就業產生相連的消費和服務,以致區內的活力不足,單靠一些小規模的改善工作,實在不足以扭轉乾坤。

天水圍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新市鎮要成功,就必須讓區內有經濟活動和充沛的就業機會。其實在規劃天水圍的時候,政府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關鍵,因為以前開發新市鎮時,就是以區內就業作配套。例如在開發屯門、沙田、荃灣作為新市鎮時,考慮到居民的就業,所以這些新市鎮都有工廠配套,原因是當時的製造業還很蓬勃,區內人口可以被工廠對勞動力之需求吸收,所以在這些新市鎮廣建公營房屋,在就業和居住上便幫助了市民。順帶一提,那個年代申請公屋動輒需要上十年的時間,新市鎮對輪候的申請人來說,儘管要當上一陣子的開荒牛,但人們還是願意接受,這是那個年代的新市鎮發展的策略。

可是,當香港的產業轉型升級,陸續步向第三產業發展的同時,工業生產很快就邊緣化,工廠已不能提供工作機會給區內居民。此外,由於服務業在定義上以工商業為中心,形成就業機會集中在市區,跨區工作也變得普遍。以前的新市鎮由於和市區的距離較近,所以還可以應付得來,但天水圍的地理環境局限了跨區工作的機會,所以問題叢生,這是發展新市鎮時的大困難。

就業錯配 問題惡化

天水圍的教訓是要吸取的,因為在政府的發展藍圖內,也是要多建新市鎮來應付將來的居住需要,而下一個大發展計劃就是大嶼山的東涌新市鎮。目前看來,東涌的困難大有天水圍的影子,假如政府沒有對應之道,或沒有將問題在擴大前解決掉,那麼東涌大有機會變成天水圍翻版,一座悲情城市大有可能出現在大嶼山。

東涌的發展受惠於機場,而周邊也因機場而產生了不少商機和就業機會,例如機場衍生了商場、酒店、亞洲博覽館等,為大嶼山提供了就業機會,東涌居民理應受惠。惟從目前的情況看來,東涌明顯出現了就業錯配,每天不少東涌居民要往市區上班,可是又有不少市民湧來東涌工作,這些是勞動人力上的損耗,因為市民所花的時間和交通費都是成本。

為甚麼會出現這個局面?理由是就業錯配,機場衍生的就業機會和當地可提供的人力資源不配,結果是「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造成這個局面,規劃失當是主因,因為當人們搬進東涌的公屋後,才發現區內找不到工作,問題也開始惡化。

東涌人口中依靠綜援過活的已陸續上升,未經核實的數據顯示有三成人領取綜援,不由我們不擔心。假如政府沒有在這方面下工夫,只顧將東涌發展成新市鎮,下一個悲情城市相信很快便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