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龍捲風倘襲 香港勢重創

內地多個省市近日接連受龍捲風及冰雹侵襲,造成多人傷亡,慘劇隨時在香港重演!本港五月至十月為龍捲風高發期,而過去三十年本港亦出現過九次龍捲風。有氣象專家警告,本港高樓林立,加上樓距短,遇上龍捲風吹襲,會形成「管道效應」,加上建築物玻璃不具抗龍捲風能力,大廈的玻璃幕牆及窗戶隨時被捲碎,甚至落下「玻璃雨」,令殺傷力倍增。專家建議天文台應該倣效外國設立龍捲風預測機制,以便提醒市民外出時要特別小心。

受到反常天氣影響,內地多個省市近日接連出現天文異象,其中鄰近香港的東莞沙田縣,上周三遭一股夾雜冰雹的強烈龍捲風吹襲,造成九人死亡,二百七十多人受傷,是當地歷來錄得最強的龍捲風。而本港亦於上周二「三月落雹」,在山頂布力徑落下如黃豆般大的冰雹,為時達半分鐘。

極端天氣是孕育龍捲風的先決條件,前香港天文學會副會長陳鑄略指出,「喺五至十月,本港天氣唔穩定,經常有雷雨及強風,風向轉換令氣流混亂,就有機會產生龍捲風。香港以前就試過有龍捲風同落冰雹,仲造成傷亡!」根據天文台資料,本港由八二年至今年二月,共出現了九次龍捲風及三十八次落雹,其中四次龍捲風於五月錄得。

高廈林立形成「管道效應」

更大的危機是,本港高樓林立,住宅及商業大廈動輒四、五十層高,加上樓與樓之間距離較短的獨特環境,一旦遇上龍捲風,便會引致「管道效應」,「當龍捲風出現喺兩座高樓中間,形成嘅氣流會令大廈中間變成真空,風嘅引流吸力好強。」屆時兩旁大廈的落地玻璃或窗戶,會被強勁氣流「吸出來」,甚至把玻璃捲碎,「例如中環等商業區,好多大廈都採用玻璃幕牆設計,玻璃被吹爛,就會好似落玻璃雨咁,令途人非常危險!」香港天文學會掩星組組長余惠俊亦指,當大雷雨與冷鋒遇上熱空氣,形成的冷熱鋒面,有可能令龍捲風與冰雹同時形成,他說:「兩樣嘢同時出現,所造成嘅破壞力,會比得一樣更大!」

「本港建築界對玻璃嘅抗風能力,有嚴格要求,但就無任何抵受龍捲風嘅規定。」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蘇啟亮指出,任何大廈的玻璃幕牆或窗戶,必須承受最少每秒三十五米的風速,高層單位更須承受每秒五十至六十米風速,即使刮起十號颶風,仍能抵受得住,但由於本港過往較少出現龍捲風,大廈建造亦無相對應規定。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陳紹禮更指出,龍捲風風力較颱風更強,如再夾雜冰雹,估計本港大部分大廈玻璃都未必能承受,他說:「如果考慮埋『管道效應』因素,玻璃抗風嘅能力就會更低,風力較細嘅風,都有可能擊碎玻璃。」

○八年,八號強烈熱帶風暴「北冕」襲港,強風便將鰂魚涌港島東中心兩幅玻璃幕牆框扯脫,其中一塊更隨強風劈向對面一個屋苑,玻璃碎如子彈射入單位內,造成重大破壞。當時有專家分析,強風從大廈表面分散便會產生「吸盤效應」,吸走不穩物體,甚至是人。而龍捲風所產生的高速陣風,同樣會造成「吸盤效應」,有機會發生與當年相類的情況,甚至造成更大傷亡。

外地早設機制提醒市民

但是本港至今仍未如美國、英國及日本等設有龍捲風預測機制,以減低傷亡。美國國家氣象局一直使用「藤田級數」來量度龍捲風的強度,分零級至五級;至於英國則使用「TORRO比例」,共分十一級;日本氣象廳則於○七年起,在電視等渠道,向市民發布「龍捲風注意情報」。

陳鑄略認為,香港天文台應設立龍捲風預測機制,「可以提醒市民外出時特別小心。」香港天文台發言人則表示,若天文台監測到有惡劣天氣現象影響本港,會即時透過天氣報告等現有各種渠道來提醒市民。

文\圖: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