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揚波」迎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將於二○一六年底通車,大橋的香港口岸上將興建一座地標式旅檢大樓,落成後每日可為多達十七萬旅客處理出入境手續。口岸的設計最大特色為延綿起伏的波浪式屋頂設計,遠觀有如「陸上揚波」,而且設有大量開啟式天窗,不但可將天然光線引進離境大堂,更可於火警時將煙霧以自然誘導方式排出大樓外,令旅客可及時疏散。

港珠澳大橋為珠江口兩岸提供一條全新的陸上通道,三地政府採「三地三檢」安排,出入境設施設於各自境內,其中本港的出入境口岸坐落於香港國際機場東北面一個面積一百五十公頃的人工島上,其最矚目的建築物是旅檢大樓,會以「以人為本、融入自然」的意念興建,設計元素包括如波浪般起伏的屋頂、室內園林、空中橋樑等。

以「消防工程學」設計

由於旅檢大樓體積龐大,大堂樓面面積達七萬平方米,又要加入上述各項元素,其布局及屋宇裝備不能完全根據建築物消防安全守則進行設計,大橋的香港工程管理處惟有利用「消防工程學方法」,在顧及室內氣氛、節能及防火作出平衡,設計已獲屋宇署消防安全委員會審批。

以防火分隔為例,因大樓以開放式空間及自然採光的設計為主,故不會以安裝防火閘等方式設置多個隔火空間,而是按用途劃分高、低火災荷載區,高火災荷載的商店區會設置區域性灑水系統及機械式排煙系統以控制火勢,行人通道則以低火災荷載特性的物料來減低火災機會。

一樓離境大堂的樓底相當高,天花設有天窗讓陽光照射入內,不宜加設大量空調及排煙管道,工程人員應用了電腦流體力學模擬方式,分析九種模擬火災情景,推算火場溫度及煙霧流向,再配合適當的開啟式天窗及側窗布局,引導煙霧往上流出室外。

在旅客等候大堂方面,所有出入境櫃枱均排成一直線,目的是縮短辦理出入境手續的時間,以及避免阻礙工作人員的視線,提升大堂的保安水平。因應此安排,救火及逃生樓梯只可設於大堂的東西兩側,令逃生通道的距離超出條例容許的水平,因此要利用電腦模擬分析旅客的逃生模式、速度及所需疏散時間,以釐定兩側通道的數目及寬度。

造價逾三百億元

大橋香港口岸造價逾三百零四億元,工程包括填海建成口岸的人工島,以及興建島上的貨物、旅客檢查設施,如旅檢大樓、X光檢查大樓、入境處及海關辦公地方等。口岸鄰近機場及東涌新市鎮,港府望其成為新的海陸空交通樞紐。

記者劉偉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