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成申請人疑「零收入」

【本報訊】白表人士免補地價購二手居屋計劃錄得超額逾十二倍、共六萬六千份申請,值得留意的是,當中居住在公屋的申請人約有一萬五千份申請,以單身人士為主,而收入比例方面,有五千五百份未有申報收入及「冇收入」,佔整體申請的百分之八。有長遠房屋策略小組委員會成員認為此比例太高,情況亦不健康,擔心政府協助此類人士買樓等同「害咗佢」,建議當局再推出計劃時慎重考慮設立入息下限。

倡設入息下限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透露,在逾六萬份申請當中,約有一萬五千份申請報住地址屬公屋單位,單身及家庭申請分別佔一萬份及五千份,他估計單身申請者之中,大部分與家人同住於公屋,大部分屬非長者,並以卅五歲以下人士為主。

當局亦收到五千五百份未有申報入息或入息為零的申請,四千份屬單身申請,家庭則佔一千五百份。長策成員蔡涯棉認為情況不健康,「呢啲人長遠係咪可以負擔到供樓?如果係靠屋企幫佢供,咁如果家庭環境有轉變點算?政府幫佢買樓會唔會變成害佢?會唔會搞到成身債?」他認為政府資源珍貴,建議政府考慮設訂申請人入息下限,令計劃能協助真正有需要人士。

另一成員王坤亦認為此反映需求出現扭曲,估計部分人長期無法上公屋,或是家庭入息超出限額而由低收入的家庭成員申請,相信此類申請者多為年輕人,或兄弟或姊妹的家庭組合申請者為主,他建議當局設立入息下限,水平不應低過公屋申請的入息限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