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平壤一意孤行 北京謀定後動

北韓一意孤行進行第三次核試驗,不僅引爆了四點九級地震,更引爆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中國也罕有地表達了強烈不滿。昔日中朝「兄弟關係」會否恩斷情絕,備受各方關注。

中朝關係 今非昔比

這些年來,北韓為擺脫孤立,增加與美國的談判籌碼,一次又一次玩弄核武這一「邊緣遊戲」,○六年至今已進行三次核試。期間中國雖極力斡旋,避免了美國對北韓的「外科手術」打擊,又促成了朝核六方會談,但北韓對中國的殫精竭慮不甚領情,依然我行我素、為所欲為。在北韓第三次核試之前,北京甚至好言相勸到最後一分鐘,結果還是無功而返。

中朝關係向來被形容為唇齒相依和「鮮血凝成的友誼」,一九六一年兩國更簽署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幾十年來,中國對北韓可謂極盡「大哥」對「小弟」的愛護,每年免費提供三、四十萬噸糧食和五十萬噸原油,無私馳援達六十多億美元。可以說,北京是平壤最大的金主,若沒有中國的支持,金家王朝在經濟上早就崩潰了,但中國百般施予還是未能拴住這匹難馴的狂牛。

究其原因,一是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有限。中朝表面上稱兄道弟,但金氏家族對中國的不信任卻根深柢固。上世紀五十年代,金日成獲得了毛澤東強大的軍事支援,但仍然剷除了黨內親中人脈,以防中國影響北韓內政。金正日接班後,同樣不信任中國,尤其是一九九二年中國與南韓建交後,中朝高層交流一度中斷七年之久,早前他會見南韓企業家時更直言「不信任中國」。他的兒子金正恩今年春節曾向三十多個國家領導人發送賀卡,「傳統盟友」中國竟不在名單內,可見雙方關係已今非昔比。國際社會以為中國在核試上能管住北韓,實在是高估了北京對平壤的影響力。

繼續施壓 不致反目

二是當今世界弱肉強食,擁有核武是最好的「擋箭牌」。想當年老毛「寧要核子,不要褲子」,即使壓力滔天也毫不退縮,否則今天中國不可能成為核大國,也不可能贏來這幾十年的和平環境。北韓近年不斷核試,也是為了防身自保,抗擊美日,金正恩怎會輕易放棄核試這張王牌?日前又爆出北韓今年可能進行多次核試的消息,此令半島局勢更加波譎雲詭。

北韓屢屢核試顯然已打破中國「半島無核化」的底線,在美日韓密商制裁北韓的同時,據南韓媒體披露,中國也正罕有地自訂制裁方案,一旦聯合國通過制裁北韓決議,中國便可能首次單方面經濟制裁北韓,包括暫停中朝在羅先和新義州特區的部分合作項目,以及加強監視在華北韓企業及相關金融交易等。

北韓經濟上對華依賴很深,中國只要斷供原油和糧食,就能扼住北韓的經濟咽喉;但中朝關係畢竟特殊,在應對美國威脅方面,兩國更有共同戰略利益;尤其是中日關係因釣魚島而劍拔弩張以及美國加緊圍堵中國之際,北韓核試無形中替中國減輕不少軍事和外交壓力,故在制裁問題上北京勢將謀定而後動。

不過,中國若不懲戒北韓,將難以在世界立威,制裁過了頭,則又會兩敗俱傷。這就決定了中國教訓北韓可以,但必須有所節制。北韓離開中國固然不會活得更好,中國一旦失去應對美日韓同盟的「戰略資產」,也將蒙受東北亞地緣政治損失,這點雙方心知肚明。因此,中國會繼續向北韓施壓,但「兄弟關係」料不致反目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