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叫停教育產業只是第一步

今年的施政報告,內容大都已在預期之內,坊間批評施政報告缺乏亮點也就不是甚麼新奇之事。大眾的焦點主要還是集中在房屋問題上,然而,教育乃百年大計,是關乎香港長遠發展和競爭力,施政報告在這方面的着墨顯然不夠,比較突出的是對教育產業的描述,會由「經濟發展委員會」去檢討,一般意見都以為教育產業會在檢討下叫停。

花錢沒得益製造不滿

平情而言,教育產業化的後遺症和爭議確實不少,叫停也是無可厚非。可是,現在叫停教育產業是技術問題?抑或是一個政策錯誤的問題?假如現在弄得一團糟的所謂教育產業是技術問題的話,我們大可將之改善,將技術問題一一化解,而不是簡單的二分法去將之除掉。假如現在出現的是政策錯誤的話,那麼除了將教育產業「被檢討」外,也要看其是否真的一無是處,即使要叫停教育產業,當中若是有好意念的話,大可用來作其他政策之用。

教育產業的問題主要還是在理念上,因為技術問題可以用技術解決,用不着要檢討教育產業的存廢,所以在這個層面上,已經是教育產業化的理念問題。理念問題不好解決,因為意識形態不易妥協,尤其是關乎年輕人成長的教育問題上,大多人會將主觀印象投影到論述裏,以致教育產業的概念幾乎一面倒的遭到反對聲音。

站在目前的角度看,教育產業化真的是問題多多,大幅增加副學位的數目,造成年輕人表面上學歷高了,但卻變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倔頭進士,而且高昂的學費令這些年輕人背負了不輕的債務,所以主觀地說到教育產業,一般人的印象就是將教育產業等同大開學店,並將之等同販賣學位,這個印象自然不獲市民所認同。事實上現在的教育商品化確是不妥當,除了學生花了學費而沒有得益之外,更重要的是製造社會的不滿。

原構思鼓勵私人辦學

在向上流的機會減低下,膨脹了的學歷讓年輕人感到前路茫茫;在滿街都是大學生的情況下,僱主對教育產業化下大學生程度不足也有很大意見;而教育界人士對大學教育商品化、產業化更是深惡痛絕,總之在產業化的教育上,幾乎是一面倒的反對聲音,除了是經營得宜而盆滿缽滿的學店外。當然,這些不滿聲音會直指政府,認為政府監管不力,認為政府教育產業化的方向錯誤。

可是,我們又有否回顧為何要有教育產業的構思?在推行教育產業的思維裏,其實並不是要大搞副學位,在原來的構思上是要鼓勵私人辦學,引入外國名牌大學來港開分校,從而令香港可以吸引更多優質的人才,同時納為己用,因為香港人口老化問題迫在眉睫,能在香港修讀大學的外來人,便可以為香港製造更多年輕的人才。在這個構思下,教育界提供的不是讓不達標同學胡混時間的課程,而是貨真價實的優質學位課程,着眼點並不是單從學費上的收取,而是從教育輸出下增強香港的人才庫,令香港在知識型經濟中不被比下去,更會提升香港在世界舞台的軟實力,對香港未來的環球競爭有着好處。

產業化這個名稱有很大的標籤效應,而且受到的反響太大,並不適合在香港推行。反而以提升香港人才、增加香港國際舞台的軟實力,這些在原有教育產業中的策略應該保存,套用一句西諺:「不要將嬰孩連洗澡水一併拋掉」,在檢討教育產業化的同時,也應該持這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