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國際參與 人民心聲

去年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與胡錦濤見面時,就提出希望台灣能擁有正當的國際空間。其實,尋求國際空間乃台灣朝野政黨唯一有共識的議題,對台灣民眾來說,國際參與不只是政治的問題,更涉及台灣人的尊嚴,也被綠營人士利用為撕裂兩岸認同及感情的工具。

過去,中共對外表示,中華民國一九四九年後已不存在,此為台灣民眾對北京政權仇視的理據,並視北京主張兩岸交流具有併吞台灣的重大目的。在國際外交上,台灣受到北京打壓,民眾感受在心,亦造成今日兩岸缺乏互信的後果,簽訂和平協議之困難。

兩岸的退休外交官近日在北京舉行了一次對話。以往由於敵對情勢,兩岸的外交官可說是勢不兩立,在外交工作上是鬥爭對手。他們在國際政治上進行零和博弈,在他國的領土上進行沒有硝煙的戰爭,甚至諜對諜,而台灣總是在失敗中捲旗、撤館。今天,這些外交官們均已退下職位,心平氣和來探討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提出親身感受與看法。

由於兩岸分治,沒有明確的政治定位,讓兩岸在外交上互不相讓。○八年馬英九上台後,兩岸在外交上終可休兵,不再互挖牆角,造成金錢外交;今日雙方走向和解的道路,兩岸關係應有所推進。對於未來兩岸在國際間的互動與共同參與,台灣提出建設性的建議,期待彼此能夠共同思索如何達致這個目標。

北京應體會台灣朝野對國際參與需求的殷切,若積極協助台灣參與國際事務,將使台灣民眾更能體會到北京的善意與誠意;若沒有合理的參與空間,台灣人民將永遠生活於被壓迫的悲情中,負面情緒難以消弭。

兩岸政治課題要向前邁進,始終必先面對台灣政治參與的問題。退休的台灣外交官們真誠地道出台灣人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