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有辱斯文

經過雙非孕婦的衝擊,要把醫療發展成為香港的新興產業已經沒有市場,關鍵不是醫療人才的問題,而是市民的反響很大。一旦公營醫療崩潰,特區政府要承擔其政治後果,政府只要稍有頭腦,自然不會你發財,我埋單。事實上,因為香港醫療專業是封閉系統,自我保護利益,供應極不具彈性,不能隨便輸入醫療人才,再加上市場規模小,當然不合適搞產業。

至於教育,界別內都是有識之士、文化中人,當年一聽到教育產業這個詞語,就已經渾身不自在。以前只有人說教育是偉大的事業,是關乎下一代的事業,卻很少大剌剌地叫教育產業。此外,在中國文化薰陶下,把教育稱之為產業,更加有點有辱斯文的感覺。然而,當時的特首興頭正高,教育界為免掃興,也只是婉轉地建議,改稱為教育樞紐——樞紐只是客觀地形容其匯聚和重要性,沒有產業賺錢發財的味道。

是否稱之為產業,不只是文字上的爭辯,而是概念上的問題。如果定位為產業,那就是一種投資,有投入,自然需要有回報,要賺錢。問題是,香港的公私營大學都是非牟利機構,所以其性質和銀行、證券行、工廠、名牌商店等等完全不同。大學擴張,充其量是提供多點就業機會,卻不是為了賺錢,因為其目標和營運模式都不是為了賺錢而設立。連這最基本的概念也搞錯,那麼相關政策自然會走錯路。

小時候讀書,醫生是濟世為懷,老師是作育英才,這是本業。搞產業,講求唯利是圖,或起碼有利可圖,根本就不是同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