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加東減」 補貼隧道解決塞車

【本報訊】施政報告表明要長遠及全面規劃交通運輸,港府曾探討三隧分流問題多年,終確定「紅加東減」方式解決塞車情況,今年上半年將提出具體方案諮詢公眾。不過,有網民質疑以公帑補貼私營隧道公司,做法不合理。至於與市民息息相關的港鐵可加可減機制檢討,運輸及房屋局期望今年初可與港鐵達成「多贏」方案。

梁振英在施政報告指,市民一直關注海底隧道塞車問題,政府經過公眾諮詢及顧問研究後,已準備好紓緩擠塞方案,大方向是透過紅隧加費、補貼東隧減費,今年上半年將諮詢公眾,包括立法會、交諮會、區議會及運輸業界等。

港鐵修改票價調整機制

現時紅隧每日車流量約十二萬架次,東隧則只有七萬架次。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指出,如能夠每日將紅隧約兩萬架次車輛吸引到東隧,在此消彼長之下,兩隧車流便可拉近,有助於解決塞車問題。

梁振英亦提到當局正與港鐵商討擴大票價調整機制的涵蓋範圍,以包括港鐵的服務表現、盈利狀況及市民負擔能力,希望第一季可達成「多贏」方案。他特別提到港鐵的角色,指其作為政府持股約七成七的公用事業,非一般私營上市企業,故其發展須回應社會訴求。而巴士票價調整檢討亦會於今年展開,預計明年中完成。

小巴司機攞牌須先上堂

運輸及房屋局今個立法年度亦會提出多項立法建議,包括落實規定新登記貨車安裝倒車裝置、規定申請公共小巴駕駛執照人士,須修習並完成認可強制職前課程,才可獲發執照,而在今年上半年,亦會建議立法,規定所有四歲以下及體重不超過十八公斤的私家車乘客,不論在前座或後座,均須使用認可的兒童安全帶裝置。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