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商譽已損 道歉都冇用

【本報訊】繼去年D&G禁拍風波,再有商業品牌因誤會而鬧出歧視港人事件。有工商管理學者稱,在微細事件也足以觸動大眾神經的中港矛盾敏感時刻,商業品牌在制訂公司政策及宣傳活動時必須更加謹慎,外國品牌要了解香港文化,避免無心之失,因為即使最終道歉獲大部分人接受,但對商譽已造成損害。

LANEIGE風波再次掀動港人對不少名店售貨員見內地客就笑臉迎人、見港客就不瞅不睬的不滿情緒,網民Wailam指,自己曾在尖沙咀一間手袋名店用廣東話向售貨員查詢,結果無人理,一轉用普通話即有三名售貨員上前招呼。他說:「好笑,香港人自己都睇唔起香港人。」

去年D&G禁拍激公憤

曾任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的香港公司管治議會主席何順文認為,營商者為了品牌形象,需確保旗下員工不會自行評估客人消費力而抱有不同服務態度。公司制訂政策及宣傳策略的最大原則是要確保能兼顧所有持份者要求,即使向客人提供優惠也要想多一點、包容多一點,特別近期正處於中港矛盾敏感時刻:「惹起不必要誤會,去到要發聲明解釋,已經損害商譽。」

去年一月,D&G尖沙咀店被指阻撓港人在門外公眾地方拍照,風波愈鬧愈大,一連數個周末、周日有大批市民在店外拍照示威,抗議名店霸權,該店一度無法營業,社交網站facebook相關專頁亦有成千上萬網民加入。D&G起初保持沉默,未有回應,擾攘半個月後,D&G終在農曆新年旺季來臨前發表聲明向港人致歉,風波才慢慢平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