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靠自助擺脫醫助

有學生面對中學文憑試壓力感吃不消,沒向老師或父母求助,獨個兒往急症室求見精神科醫生。結果,學校及父母都被「定性」為壓力來源,治療是不用上學、不用考試,父母重新學習如何跟他相處,每天吃鎮定劑、抗抑鬱劑,每周見心理學家剖析「兒時自我」心結。

事件如此發展,究竟是孩子,還是他父母、教師患精神病?父母養育孩子十多年,有否學懂如何看顧孩子?孩子出問題,為何任由精神科醫生擺布,連半點獨立思考也拿不出來?難道靠藥物支撐情緒、過無所事事生活,比有規律上學、家長教師循循善誘,更有效幫助孩子嗎?

近年來,醫生在製藥業龐大利益推波助瀾下,刻意把世界打造成精神病院,生活其中大都患上不同程度的精神病。藥業旨為推銷昂貴新款精神科藥物,且服此等可上癮藥物,等同病患開了「戶口」,成終身「忠實」顧客,永無擺脫之日。

吃盡藥商茶禮的精神科「權威」大聲疾呼:沒足夠精神科醫生應付「充斥精神病患」的社會不要緊,家庭醫生可分擔工作,他們只須接受由藥業贊助、「權威」專家主講的短期課程,學懂處方昂貴新款精神科藥物便可。

與此同時,孩子被渲染動輒自殺,須特別提供名為「生命教育」、實為「預防自我結束生命教育」的課程。這或許是上述孩子第一個求助對象是精神科醫生,而非找友人、師長、父母的原因。

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精神科藥物救不了孩子,救不了社會。別再視孩子為脆弱且有自殺傾向的動物,他們所需不過是正常父母的正常看待而已!正常最重要一環是正常溝通,正常溝通最基本是「聆聽」。父母和孩子若能打開心窗,把對方所想聽清聽楚,自然懂得說出心底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