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資院校無王管 教育產業埋禍根

前朝政府好高騖遠,揚言發展教育產業,打造區域教育樞紐,可惜說時天下無敵,做時無心無力,當局對自資院校放任自流,不監不管,以致問題多多,亂象叢生。所謂教育產業,說穿了就是誤人子弟。

針對嶺南大學兩間社區學院嚴重超收事件,調查報告揭出「九宗罪」,包括推出未經審批的高等文憑課程、行政管理混亂、延誤招聘教師等等。最令人震驚的是,超收情況比原先曝光的還要嚴重,兩間學院今年收生近七千人,連同毅進文憑,總共達八千二百多人,較前一年激增逾兩倍,比可容納名額超出逾倍,當中副學士先修課程甚至超收逾四倍。調查報告對此表示「極度遺憾」,將責任推給兩名院校高層。

事實上,自資院校濫收超收,院校高層固然難辭其咎,但歸根究柢港府才是始作俑者。當局盲目發展教育產業,將教育視為一盤生意,變相鼓勵院校超收,難道當局不用負責嗎?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昨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自資院校超收及質素問題,教育團體及學生紛紛批評當局規管不足,縱容自資院校任意妄為,導致教學質素每況愈下。對此,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聲稱,當局將會研究成立單一質素保證機構,監察自資院校,預計上半年展開工作。

現時專上教育院校的質素保證及評審工作,名義上由三個不同機構負責,分別為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聯校質素檢討委員會及質素保證局,但實際上,三個機構各自為政,標準不一,以致院校質素參差,問題多多。教育資助委員會一○年已向當局提交報告,建議為專上教育界設立統一的質素保證機構,無奈一直沒有獲得當局積極回應,現屆政府現在才承諾就此展開研究,足足慢了幾拍,而且以當局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辦事效率,這一研究不知又要等到何年何月。

事實證明,港府盲目鼓吹教育產業,是所有亂象的癥結所在。自資院校見錢眼開,濫收超收,以致教學質素每況愈下,莘莘學子花了大量金錢、時間修讀課程,結果負了一身債,學位卻不獲廣泛承認,情何以堪。

時至今日,香港的大學升學率仍只有一成八,不僅遠遠落後歐美發達國家,甚至比中國內地還不如,不少學生即使考獲升讀資格,也被拒諸門外,只能入讀自資院校,任人宰割。當局與其推動所謂教育產業,不如集中資源增加資助大學學額,這不是更實際嗎?

歸根究柢,香港根本不具備發展教育產業的條件,所謂區域教育樞紐,完全是前朝政府頭腦發熱的產物。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特首梁振英擬在其首份施政報告提出檢討甚至取消教育產業,希望他當機立斷,不要再誤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