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植心全天候跟進

人工心臟成為末期心衰竭病人「救星」,令他們可重過正常人生活,但非一勞永逸。病人要無時無刻佩戴人工心的電子控制器及電池,日常生活不便,連最簡單的沖涼也有困難,甚至遇意外時亦不能「搓心」急救。瑪麗醫院前年成立專責護理團隊全天候跟進病人,包括出院前上門視察家居環境,出院後又會通知消防處,確保病人獲得合適急救,延長等候「新心」的時間。

前年至今 為八患者做手術

瑪麗醫院由前年八月至今為八名年約四十歲、中期至末期心衰竭病人植入人工心臟。該院心胸外科部門運作經理李惠貞指,本港每年約有二十名病人輪候屍心,但屍心有限,半數人在輪候期間離世,人工心臟的確為病人帶來希望︰「無人工心臟前,病人惟有喺病床等希望,人工心可延長病人壽命,等到有合適屍心移植。」

外國經驗顯示,原本僅七年壽命的人工心臟,有病人植入後至今已生存了九年,「病人可以活幾耐,很大程度取決於病人情況」。

該院前年引入人工心臟時亦設立護理團隊,心胸外科部門資深護師劉明明說,每次向病人建議植入人工心臟時,他們心中皆有很多問號︰「好驚做完都無用,同埋術後唔識照顧自己,特別是怕洗傷口及唔准沖涼,又擔心儀器無電唔知點處理,成日問你無電係咪會即刻死。團隊提供一條龍跟進服務,由術前到出院都照顧,好像佢哋奶媽。」

劉明明說,病人要廿四小時佩戴電子控制器,電源十分重要,護士在病人出院前,會聯同工程師上門視察其家居環境,確保電源無問題,有需要進行改建工程。因病人屬「無脈搏人」,且安裝先進儀器,遇意外時急救與其他人不同,出院前要知會消防處設立「專門檔案」,確保他們獲得合適救治,病人要攜帶病歷卡傍身。

院方又會安排過來人與病友分享。劉說,「醫生、護士講到點好,都唔及有真人示範」,令病人相信術後可重過正常人生活;院方會要求病人及家屬考試,例如洗傷口,證明他們可獨立照顧自己才會安排出院。該院心胸外科護理團隊獲2012年亞洲管理會議生物醫學設備改善大獎。

記者曾愷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