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削山造城 好大喜功

在中共革命史上,井岡山和延安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前者是「革命的搖籃」,後者是「革命的聖地」,延安更曾留下了毛澤東、鄧小平,以及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等人的足迹,如此一處與歷屆領導人有着不解之緣的紅色聖地,近日因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而成為輿論焦點。

折騰河山 遺禍子孫

近年來,神州大地「造城運動」愈演愈烈,從沿海到內陸,從東部到西部,無不爭相倣效,借勢擴張;但地處陝北高坡的延安,山丘綿延,溝壑滿布,「削山造城」不僅難度極大、風險也高,卻計劃斥資一千億元,剷平三十三座大山,填平十幾道深溝,要在濕陷性黃土地上硬生生地打造出面積逾七十八平方公里的延安新區來。「革命聖地」如此大規劃「造城運動」,究竟為了造福千秋萬代還是折騰大地河山?

延安「削山造城」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在濕陷性黃土地區規模最大的岩土工程,當局雖然邀請了內地三十多名專家對相關岩石地質評估過,但黃土高原的典型溝壑地貌和不可預知的地質水文都將成為新城的「隱形地雷」。試想,如果一口氣削平幾十座山頭,改變自然界千百萬年形成的地貌,能夠保證避免生態災難和地質災難嗎?尤其是工程一旦稍有差池便會造成地基下陷,難怪當地百姓也紛紛質疑:把山移掉再把深溝墊起來,這裏蓋樓的地基能穩嗎?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戶曉,但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從來不是個別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也不是政府同大自然的關係,雖說「人定勝天」,可一旦「勝」不了,那可遺患不小。有網友質疑,如此攸關民生、風險極高的削山填溝之舉,何以由一屆地方政府、幾位揣摩上意的專家、若干部門批文,就興師動眾起來?政府可曾聽過百姓的意見?可曾顧及子孫後代福祉?

打造政績 勞民傷財

其實,當今西北削山造城的比比皆是,就在延安新城轟轟烈烈建設時,蘭州耗資七百五十億的「推山造城」計劃亦進行得如火如荼。近年來,大規模土地開發和城市擴張已成為神州大地普遍發展模式,「造城」固然推高了GDP的增長,但也不乏急功近利的政績工程。如財政收入不到五十億的河南開封,為了打造實景旅遊勝地,重現北宋汴京盛景,光是老城區十幾萬市民搬遷費用就需耗資一千億元。網民因此怒轟當局重建汴京是好大喜功、勞民傷財,為何不用這些資金來改善民生?

延安不同開封,雖無七朝古都風韻卻有「革命聖地」之譽,市內至今仍保留一百六十八處革命舊址,但周邊環境不斷受到侵佔和蠶食。延安拓展新城的一大理由,就是要保護革命舊址和維護「革命聖地」之地位。分析認為延安開發新城固然有助於促進旅遊業的發展,不過「削山填溝」的真正意圖還是為了推高GDP增長,以及政府對土地經濟的依賴。根據測算,延安削山造地獲得的經濟效益為每畝最多一百萬元,僅一期工程就可能產生一百五十億元的直接收益。如此巨大利益,何樂而不為?

當今神州「吃飯靠財政,建設靠土地」已成常態。數據顯示,土地財政已佔地方政府預算收入的一半,這不僅成為各地建造新城的一大動力,亦成為官員打造政績,為仕途鋪路,甚至徇私斂財的手段。延安千億造新城固然豪氣沖天,但能否經得起科學考量,把新區真正建成環境優美的現代園林新城呢?這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