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只選邊站 無濟於事

美國的戰略再平衡策略,讓中美的較勁更加激烈。中美兩強在亞洲各顯神通,互不相讓,美國在南海周邊的煽風點火,更讓中國苦於在衝突中尋求護衞疆土的平衡點。

亞洲是世界經濟復甦的領頭羊,尤其在全球化趨勢下,非傳統安全已取代了傳統安全,成為國家利益的考量。當下讓台灣十分緊張的是,若不打開市場、不貿易自由化,那麼只有被邊緣化,在亞太找不到有利位置。事實上,台灣憂心於中日為了釣魚島爭鬥,日韓也因獨島而翻臉。但政治歸政治,在經濟上中日韓還是開啟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如果年底正式啟動,對台灣將是最大威脅,其海外市場的份額將被日韓取代。

美國向亞洲各國積極推銷其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大陸也不甘示弱,囊括亞太十六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將於明年一月展開,以大陸為首的亞太區域聯盟持續推進,力抗美國。台灣在中美兩個戰局之中獨憔悴,各國的元首屢飛越台灣上空進行合縱連橫,台灣要如何利用為太平洋島鏈的樞紐位置,並跟上世局的變化,實在是一大挑戰。

馬英九一再強調,台灣將努力加入美國推動的TPP,但台灣的保守背離自由開放市場,想要在四年內加入該組織似乎仍然遙遠,造成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在朝野內耗中,台灣忽略了現實處境的艱困。

台灣應排除保護導向的產業政策思維,一心照顧台灣企業,否則便走不上國際化道路。大陸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提出希望開放一些農產品赴台,已引起業者憂心忡忡。若台灣不面對、迎接挑戰,只在中美經濟博弈中選邊站,實在無濟於事。自我強化才是關鍵所在,經濟的自由化乃是台灣現階段面臨的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