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有需要就出手

現屆政府以「穩中求變,適度有為」為施政方針,但還是以穩為基礎,以適度為目標,而不希望成為一個大有為的政府。說到底,政府都是希望以自由市場為主導,有需要時才出手,這就不再是以大和小來分,而是以時勢、情況來決定,要出手就出手。

政府到底去到甚麼時候才會出手?這是一個實際的問題。事實上,即使是回歸前港英政府的施政,也是從實際出發。例如業主迫遷成風,這不只讓小市民捱貴租,更可能流離失所,造成很大的社會不安,港英政府在無可奈何之下推出租務管制。對於租務管制的後遺症,所有經濟教科書都有講述,但在現實的考慮下,還是要出動到租務管制。

反觀現在香港的客觀情況,社會上並沒有迫遷成風,問題只是業主和租客之間的利益此消彼長,那政府就不好強出頭。

買家印花稅的情況也是相近。政府不是為未能上車的市民抱不平,希望壓一下樓價。事實上,政府很難偏袒業主或者買家的任何一方,因它自己便有多重角色,身為大地主,在服從經濟的原則下,樓價不斷上升,政府當然要多賣地。至於樓價上升會帶來金融機構的壓力,那就更不能把樓市當做地產的簡單問題來看,而要從金融穩定的角度考慮。更何況,香港土地有限,但內地和外地的資金近於無限,供求不可能在一般性的價格調整中得到平衡,那向外地買家加一個稅項,也是切合時勢的做法。

討論政策應實事求是,而不必上綱上線,政府一出手就說干預市場。須知道,有政府存在就有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