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界憂規管偏幫醫療機構

【本報訊】由七大美容團體組成的「美容業界大聯盟」昨召開諮詢會,不滿港府成立的私營醫療機構規管檢討督導委員會並無美容界代表,擔心日後釐定醫療程序和美容服務時,或偏幫醫療機構,將美容界「賺錢」服務劃為醫療服務,扼殺業界生存空間。有業界反映,DR醫學美容集團肇事的服務為醫學程序,但矛頭卻指向美容業界,近期生意銳減三至四成,部分美容院更遭銀行「封殺」,取消免息分期付款服務。

不滿督導委員會無業界代表

佔美容業逾七成成員的美容業界大聯盟昨就下周二(廿七日)出席立法會特別會議前,廣納業界意見,逾八十名業界代表出席。大聯盟發言人蔡浩生重申,「毒血針」事故於醫務所進行,有關服務明顯超出美容界知識範疇,不應將問題歸咎美容業。他承認,近年業界營運模式轉變,與醫療機構關係千絲萬縷,歡迎港府檢討,確切區分醫療程序和美容服務。但有最終決定權的督導委員會內,並無美容界代表,僅由轄下工作小組收集業界意見,對美容業不公平。

港府擬按療程屬入侵性與非入侵性來劃分屬醫學抑或美容,遭美容業狠批過於簡單,擔心被「搶飯碗」。經營美容服務逾廿年的潘先生指,紋眉須用針進行,危險性不高,廿多年來從無發生事故,質疑日後是否納入醫療程序,只有醫生才能提供有關服務。在觀塘開設美容中心的陳小姐認為,彩光、射頻療程佔總營業額逾三成,擔心此類能量導入服務被納入醫學服務,勢趕絕美容業界生存空間。有業界建議港府引入考牌制度,確保美容師有專業技術從事服務。食物及衞生局昨回應,私營醫療機構規管檢討督導委員會已成立首個工作小組,負責區分醫療程序/行為和美容服務,成員包括相關醫學專科及美容業。工作小組將提出建議,訂明須由註冊醫生施行的醫療程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