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儀器如第三世界

細菌愈來愈惡,需要動用超級抗生素的病人,由十年前每年一個激增至近年每日兩個。衞生防護中心細菌耐藥性衞生防護項目主席何栢良昨批評,公立醫院病理部雖人才濟濟,化驗儀器卻猶如「第三世界」,所有分枝桿菌花一至兩周才成功種菌,速度遠遜只一天即「有答案」的電離測試儀,曾向醫管局反映卻不獲理會。調查發現,僅六成半市民知道抗生素不能醫流行性感冒,防護中心感染控制處主任黃天佑指,市民對使用抗生素存謬誤,「細菌同病毒都唔識分」,需加強教育。

本港抗生素指引第四版出版,更新近年細菌呈抗藥反應狀況。指引的主編何栢良表示,近年細菌抗藥性達警戒水平。過往以多黏菌素及磷黴素兩種強力抗生素專治「惡搞細菌」,十年前每年僅一名骨髓移植病人需使用,但今年用量較○八至○九年增三至四倍,即每日有一、兩人要用藥,主要是深切治療部感染鮑氏不動桿菌的病人。他指,這些病人目前僅對多黏菌素有反應,「若呢隻藥冇效,將來就冇藥醫。」

需向防護中心借用

何栢良又指,不少公院醫生反映細菌測試儀器太舊及太慢,所有分枝類桿菌包括念珠菌,以及醫學美容事故中三名受害者感染的膿腫分枝桿菌,需一至兩周才有化驗結果。他說英國約九成醫院使用最新儀器MALDI-TOF,本港亦有私院引入,一天內可測到結果。公院迫切時僅可借用防護中心儀器:「醫生用完抗生素,醫好咗先知咩菌,冇意思!」醫管局回應指,設有既定機制審視及研究最新醫療科技的成效,引進新儀器時會考慮成本效益、醫療資源的承擔能力及病人安全等因素。

衞生防護中心前年及去年各訪問一千五百人,發現受訪市民知道抗生素不能治愈流感和過濾性病毒的比率,分別由五成八增至六成半,及由兩成半增至兩成九。十一月十八日為「抗生素關注日」,防護中心製作動畫短片上載衞生網頁www.chp.gov.hk,推廣正確使用抗生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