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公交多吸血 斬鬼還須桃木劍

萬聖節到了,一如往年,中環蘭桂坊一帶又是「群魔亂舞」,「鬼影幢幢」。當然,不論這些人裝扮的「魔鬼」如何面目猙獰,都不過是逗人一笑,真正可怕的「吸血鬼」,是那些動輒獅子開大口加價的公共機構,港鐵及私人隧道更是其中的表表者。

立法會昨日討論港鐵可加可減機制,數十個出席會議的團體及個人一面倒炮轟有關機制荒腔走板,使得港鐵罔顧企業社會責任,在年年錄得豐厚利潤下仍瘋狂加價,而當局低調進行檢討諮詢,亦令市民失去表達意見的機會。交諮會同日檢討港鐵票價機制,要求納入新元素,包括公眾負擔能力、公眾接受程度、港鐵盈利能力以及維持服務表現等;亦有委員要求港鐵效法九巴,加價前須經行政會議批准。交諮會還認為,如果有必要,當局應延長在下月中結束的諮詢期。

可加可減機制遭千夫所指,乃咎由自取。機制實施多年來,只有加價,沒有減價,港鐵去年盈利勁增逾二成達到一百四十七億元,仍然大幅加價,港鐵如此貪得無厭,難怪被市民揶揄為「吸血鬼」。更叫人難以接受的是,港鐵竟然不派代表出席昨日的會議,所謂檢討機制有多少誠意,不言自明。

貪得無厭的豈止港鐵。同一日,東隧大幅加價的申請遭仲裁機構否決,市民及駕駛者暫時避免承擔東隧再一次「吸血」之苦。事緣去年東隧以內部回報率未達「合理但不過多」水平為由,申請大幅加價三成八至四成二,因民意強烈反彈而遭政府否決,東隧其後申請仲裁。然而,儘管東隧申請加價仲裁已敗訴,而現在距離專營權結束只剩下四年,但東隧仍然揚言,未來不排除任何可為股東爭取「合理但不過多回報」的方案。換言之,東隧隨時可以再次舉起加價屠刀,市民仍可能任人宰割。

東隧過去曾三次加價,三次被政府否決,三次申請仲裁,前兩次仲裁獲勝,僅今次敗訴,贏多輸少。東隧之所以一再獅子開大口,關鍵在於當年港府簽訂不合理條約,允許私隧經營者取得百分之十五至十七的高額利潤,正是這個「喪權辱港」的加價機制,令私營隧道有恃無恐地吸取民脂民膏。

商業機構以盈利為目的,本來無可厚非,惟公共機構不同於一般商業機構,且擁有壟斷經營權,所以港府必須嚴格監管。可惜,港府常常搞不清自己的角色,往往將商界利益置於七百萬市民利益之上,甚至為公交機構加價牟利辯護。更招人非議的是,港府作為大股東的港鐵年年帶頭加價,罔顧社會責任,引起其他機構有樣學樣。如果說私人隧道、港鐵是吸血鬼,港府就是助鬼為虐。

可恨公交多吸血,斬鬼還須桃木劍。檢討公共機構票價機制必須徹底,不能小修小補,虛應故事,否則,不論諮詢檢討多少次,終將於事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