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廣告無王管 運署瀆職不勝數

巴士上安裝的視聽系統「路訊通」播放廣告太多,噪音擾人,早已備受詬病。申訴專員公署最近完成調查報告,不僅揭發巴士公司為求賺到盡而嚴重違規超時播放廣告的驚人秘密,更踢爆運輸署監管不力,致使乘客被迫長時間接受垃圾資訊,簡直是助紂為虐。

目前全港已有八成專營巴士安裝了視聽系統,除提供資訊娛樂節目,亦加入商業廣告元素。按照運輸署規定,巴士廣告元素合計時間不得超過廣播時段的兩成,可惜有關規定徒具空文。關注巴士車廂噪音及廣播內容的民間組織發現,巴士視聽系統賣廣告的時間多得離譜,經自行調查,發現廣告時間達六成三至八成六,於是向運輸署投訴,並向申訴專員公署舉報運輸署監管不力。

事實證明了關注組織的投訴,運輸署其後進行三次抽查,顯示全部或接近全部的巴士廣告比率超過兩成規定,最嚴重個案高達九成。申訴專員公署亦發表調查報告,狠批巴士公司廣告嚴重超時,是「極不自律」,同時炮轟運輸署原來的監察形同虛設,最終要靠市民投訴才發現問題,實屬失當。

不可不知,巴士自二○○○年開始安裝視聽系統,至今已逾十年,運輸署對巴士廣告嚴重違規超時竟然長期漠視不理,從未作出任何處罰,請問有關規定有何意義?運輸署有何存在價值?

巴士廣告超時除了製造噪音,背後還存在另外一個大問題。一直以來,巴士公司總是以成本上升、收入減少甚至虧損為由申請加價,人們想知道的是,所謂收入減少、虧損是事實的全部嗎?巴士公司廣開財源,除了車票收入,還有廣告收入,包括車上視聽系統、車身廣告以及車站廣告,這些「額外」盈利是用來回饋乘客,還是以繁複的財務運作進入其他渠道?最重要的是,當局在審核巴士公司加價申請時,有沒有考慮到這一筆隱形卻可能相當龐大的收入?當局一方面坐視巴士廣告違規超時,一方面輕易批准巴士加價申請,這已不是失職瀆職那麼簡單,而是觸及官商勾結這個敏感的話題。

市民對巴士公司的投訴不絕如縷,就在日前,申訴專員公署發表另一份調查報告,批評巴士公司為求降低成本,誤點及脫班現象普遍,罔顧乘客利益。亦有傳媒揭發,有所謂的「鬼巴」以空車行駛,假扮載客,在班次上造假;還有巴士公司被指將原有車廠撥作其他用途,賺取不菲收入,卻將大批巴士停泊路邊,涉嫌霸佔官地等等。其實,巴士公司唯利是圖,「極不自律」,固然惹來非議,而運輸署監管不力,留下大量漏洞可鑽,才是罪魁禍首,而乘客是最大的受害者。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運輸署官僚作風嚴重,是造成交通問題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早已引發民怨,梁振英政府強調「民生無小事」,豈能對交通亂象坐視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