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去中國化」損港經濟發展

反對派策動「去中國化」 ,從「反國教」、「反赤化」、「齊抗共」、「抗殖」,到誣衊和反對中央「挺港」政策,妖魔化兩地經濟融合,已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

不折不扣 港獨所為

新界東北發展規劃在上屆政府並沒有多少人反對,不久前新政府重提新界東北發展,正逢反對派策動「反國教」和「去中國化」,本來可以緩和「高地價、高樓價、高租值」格局的規劃遂被扣上「割地賣港」、「富豪雙非城」、「香港被規劃」等大帽子,手法與妖魔化國民教育如出一轍。在規劃論壇上,竟有反對者打着港英殖民旗幟,舉出「滅絕港人」、「割地賣港」等荒謬絕倫標語。反對派的如意算盤是,只要能夠挑動兩地矛盾,引起港人對「赤化」的憂慮,任何經濟發展項目都可以成為掣肘政府的政治炸彈。

再有是所謂「光復上水站」,這其實是反對派妖魔化個人遊、摧毀香港自由港核心價值的突出表現。先前個人遊已被反對派攻擊為「蝗蟲逼爆香港」、「染紅香港」、「使香港淪為中國殖民地」。「光復上水站」示威者揮舞殖民時期「米字旗」,高舉「中國人滾回中國去」標語,言下之意否認香港是中國國土,否認香港人屬中國人,這是不折不扣的「港獨」所為。依這幫人排斥內地旅客來港消費購物的反自由經濟所為,香港還有資格保持「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美譽嗎?

令人遺憾的是,在反對派誣指「割地賣港」的壓力下,當局只是說新界東北規劃是為了滿足市民住房需要,開拓新發展區域,減輕人口壓力卻強調不存在深港融合,與珠三角發展無關,這明顯是屈從於「去中國化」的壓力。甚至有港官竟將民粹當民意,赴京稱港人對融合「有情緒」云云。這是否有不惜變相迎合反對派之嫌呢?

規劃新界 港人得益

實際上,對於新界東北規劃,學者林本利亦認為得益者將是香港人。因為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的發展融合,會加強本港整體競爭力及創造不同的就業機會,例如在新發展區專門做檢測和產品認證產業、製藥、醫療產業等;如果設有零售店舖,內地個人遊可在新界東北分流,不必集中湧到旺角、銅鑼灣等鬧市。為甚麼梁班子不出來理直氣壯講這樣的基本事實和道理呢?

同樣,二○○三年後香港經濟迅速復甦,民生逐步改善,失業率降至歷史低位,個人遊居功至偉。以去年內地訪港旅客達二千八百一十萬人次計算,給本港經濟帶來將近二千億港元的收益。當局出重拳打擊水貨客殃及個人遊旅客的「趕客」舉措,可能迫使內地旅客改到其他國家甚至內地其他城市購物,這是香港的損失而已!

梁振英班子要想落實其「經濟發展成果恰如其分為社會各階層分享」、「穩中求變、適度有為」的施政理念,面對反對派「去中國化」的囂張氣燄,不能「一罵就軟、一嚇就癱、一打就倒」,更不能為迴避一些不想見到的激進場面,便不惜放棄原則遷就、安撫,應迎難而上,對其作出有力反擊。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東盟的區域經濟融合就是樣辦。中國「入世」後既是「世界工廠」,又是「世界市場」,本港可透過加強兩地經濟融合「水漲船高」。反對派卻反其道而行之,妖魔化中港經濟合作,大搞「去中國化」,企圖將香港變為「孤島」,豈不是「天堂有路你不去,地獄無門闖進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