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裕華報道】毒品滲透渠道五花八門,近年互聯網已成「毒徑」,有禁毒常務委員會成員指年輕人網上購毒愈見精明,懂得在網絡搜尋器輸入毒品的化學物質名稱或別名,搜尋「毒網」。委員會成員認為網上購毒過程隱密,助長愈趨惡化的隱蔽吸毒,從毒齡中位數近年急升便可見一斑。有吸毒過來人指毒齡愈長,幻覺愈可怕,如以為自己「一刀穿心」,踏上現實與虛幻難分的不歸路。保安局禁毒處指會多管齊下打擊網上販毒。
禁毒處稱,警方毒品調查科會加強網上巡邏,收集青少年吸毒趨勢及最新資料,採取針對性的執法行動及在網上宣揚抗毒訊息,今年已推出新的宣傳短片及電台廣播,並加強熱線186 186服務,鼓勵吸毒人士求助。法律界人士梁永鏗稱,郵購毒品有機會觸犯管有危險藥物罪行,若任拆家,更會被拘控販毒罪。
身兼禁毒常務委員會戒毒治療和康復小組委員會主席的精神科醫生張建良接受訪問時稱,政府近年嚴打吸毒,但年輕人已懂在網上另闢「毒徑」,由以往搜尋毒品名稱,進化為輸入化學物質名稱尋毒。例如香港已立法管制的新興毒品「喵喵」,在網絡搜尋器輸入其化學名稱「4-MMC」,便找到海外多個出售「喵喵」的網站,並列明毒品重量、價錢及付款方法等。
張建良指買家從「毒網」購毒後,毒品會郵寄至家中,賣家會把「毒郵包」偽裝為書本等物品,將毒品藏於物品中,借此瞞天過海。他又稱網上「毒價」較香港黑市價便宜,種類更多,購買過程隱密,令年輕人覺得風險低,吸引他們夾錢網上購毒,助長愈趨惡化的隱蔽吸毒。據禁毒處統計,首次呈報吸毒者的毒齡中位數由○八年的一點九年,至去年已達三點五年,四年間急升近一倍,顯示隱蔽吸毒愈趨嚴重。
毒齡愈長,損害愈深,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吸毒過來人沉淪毒海十多年,他指最初因投資得意,生活無憂,誤將吸食可卡因當嗜好,享受思想停頓、忘記現實的快感,但隨着毒癮漸深,便飽受恐怖幻覺煎熬,如有幻覺有人從牆走出來,有幻聽有人和自己說話,有幻想自己被人監視,「甚至覺得耳朵扭曲,有刀直插心窩。」幻覺纏身終令他決心戒毒,現脫離毒海九個月,惜仍有後遺症,閉目時會有小量幻象,呼籲年輕人勿嘗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