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咪亂割

割包皮可增進性能力及預防癌症?有本地調查發現,約九成小學男生未割包皮,當中一成半父母深信兒子終需做手術。超過八成受訪父母相信割包皮可防止龜頭炎及改善衞生,惟明顯有較多來自內地及基層家庭的父母,誤以為割包皮有助改善陰莖發育及提升性能力、預防性病甚至陰莖癌等。報告指父母對割包皮手術存誤解,或令兒童接受不必要手術,建議家庭醫生向父母灌輸正確知識。

伊利沙伯醫院及聯合醫院的外科部門於○九年透過問卷調查,成功訪問來自四間小學近一千五百名男童的家長,這些男童年齡介乎六至十二歲,六成半父母的學歷為中五或以下,四成一屬月入少於二萬元的低收入家庭,約四分之一父母來自內地。調查發現,約一成男生已接受「包皮環切術」,即割包皮,四成三均在公立醫院進行。其餘近九成未割包皮男生中,約三成父母認為兒子包皮過長,一成半人相信日後需做手術。

部分以為可提升性能力

整體而言,七成父母認為包皮過長有助保護龜頭,六成人相信包皮會在青春期前自行褪後;逾八成人相信割包皮有助預防龜頭炎及改善個人衞生,六成三人認為可預防尿道炎。雖大部分人知道割包皮無助改善外觀、促進陰莖生長、提升性能力及生育能力,惟來自內地、中五或以下學歷及基層家庭的家長,明顯較多人有此類誤解。

報告指,絕大部分割包皮手術並非基於醫學理由,過往研究顯示男童由初生至青少年階段,包莖完全縮後並讓龜頭露出的比率,會由零逐步升至四成二,包皮過長比率會由九成九大降至百分之六點八。為兒童洗澡時翻開包皮作清潔,已可預防細菌孳生及發炎。雖然未割包皮男童患尿道炎的比率較高,但實際發病率只得百分之一,每進行一百一十一宗割包皮,才可預防一宗尿道炎。上述報告將刊登於《香港醫學雜誌》十二月號。

若勃起疼痛才考慮手術

參與研究的伊利沙伯醫院小兒外科副顧問醫生趙式言指,從醫學角度,若包皮阻礙陰莖勃起或引致疼痛,便需考慮做手術,亦無證據顯示割包皮可預防經性接觸傳播疾病,今次調查顯示逾八成父母指醫生意見乃決定是否做手術的關鍵,建議醫生向父母提供相關教育資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