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學童甩牙 老師閉翳

兒童在學校與同學玩耍,有機會撞崩牙或撞甩牙,家長或老師都會遇到兒童牙齒受傷情況,但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和統計及精算學系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老師普遍未能適當處理牙齒創傷,七成受訪老師分不出恒齒和乳齒,超過七成受訪者不懂處理飛脫牙齒的方法,包括不應將飛脫的乳齒放回原位,四成受訪者以為牙齒脫落應用紗布或紙巾包裹,而不知應儲存在牛奶、生理鹽水或口水中。

最新一期《香港醫學雜誌》報道有關調查,該學系成功訪問五百九十四名中小學教師,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半受訪者知道處理牙齒創傷問題要即時處理,但只有四成三受訪老師能正確指出牙齒受創的傷者應直接往牙醫診所診治。近三分之一能指出正確處理牙齒斷裂的方法,是將斷裂部分放在牛奶等液體中,並交給牙醫處理。半數受訪者認為可用紗布或紙巾包裹,少數更認為斷裂的牙齒已無用,可丟棄。至於因受傷脫落的牙齒處理方法,只有兩成能正確指出其中一種儲存脫下的牙齒方法,包括放在牛奶、生理鹽水或口水中,建議加強老師處理牙齒創傷的知識。

曾學急救 多懂正確處理

調查又顯示,二成三受訪者知道應嘗試將移了位的牙齒放回牙床原位,七成四知道受傷脫下的乳齒不應放回牙床,有一成六知道恒齒需要放回原位。在受訪老師中,五成一曾接受急救訓練,但只有百分之八點四受訪者接受的急救訓練課程包括牙齒創傷的處理方法,近三成聲稱能區分恒齒和乳齒,逾一成表示從急救課程獲得處理牙齒創傷的知識。曾接受急救訓練的老師在處理牙齒創傷的評分較高。

負責該調查的專家指出,本港中小學老師對牙齒創傷認識不足,尤其處理飛脫恒齒和儲存牙齒認識更貧乏,曾接受急救訓練包括牙齒創傷,以及曾從其他途徑獲得相關知識的老師,對處理牙齒創傷有較深認識,建議當局提供更多資源,提高教師在這方面的知識。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