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北發展再起波瀾,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政府過去做諮詢時,無人表示反對,更點名指公民黨某議員認同計劃屬「與民共議」。她希望批評新發展區計劃的人能建基於事實,重申現屆政府有遠見和承擔,香港需要有足夠的土地供應,政府不會為一時民望或政治上的便利而隨便擱置計劃。
林鄭月娥昨午在公共行政學會活動上致詞,提到近日爭議不休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她說:「市民希望就計劃辯論,我無任歡迎,但期望辯論必須建基於事實。事件發展至今,最諷刺為當日我身為發展局局長時,差不多參與所有立法會討論該計劃的會議,最近一次是在六月中,當時並沒有人提出反對,有公民黨議員更認同計劃屬與民共議。」
林鄭月娥指出,政府有責任持續供應土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最快亦要到二○一九年才可供應首幅土地,政府若非有願景和責任,只重視短期民望和政治上的便利,大可即時擱置計劃,但相信這並非市民樂見。
她又表示,特區政府未來五年最大挑戰是如何落實行政長官梁振英競選期間提出的政綱,特別是二○一七年香港普選特首,梁振英若要連任,更必須落實競選承諾。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接受電台訪問時則稱,政府傾向以傳統新市鎮模式發展新界東北,但因新發展區有過半土地屬私人業主,政府亦持開放態度,不拒絕公私營合作建議,大前提是區內房屋有秩序發展。他說:「如果有一個方案,市民不認為是官商勾結、輸送利益,而又能把事情辦好,會否更好?」
地產建設商會昨向政府提交意見書,指政府以傳統新市鎮模式取代原先建議的公私營合作,商會對此感到驚訝。該商會指出,私人土地在新發展區佔六成,傳統新市鎮模式並不適合,建議政府與土地擁有人換地,或以市價補償。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委員蔡涯棉亦稱,無論私樓、公屋或居屋,均面對單位不足問題,因此有需要發展新界東北開闢新土地。他又建議公營房屋比例應提升至五成半以上,地積比率應由五倍升至六倍,建成七萬至八萬個單位。
蔡涯棉表示,反對人士不要輕易提出分化社會的「割地賣港」、「深圳後花園」說法,反而要聚焦如何發展新界東北,顧及整體市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