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精英製造需求自利

尖子、精英,一直被社會「神話化」。他們的一言一語被視為「明燈」,左一句「專家話」,右一句「專家話」,從此不再自己動腦筋,任由精英魚肉。

以醫療為例,需求往往由醫生帶動,做甚麼檢查、服哪種藥、用何種儀器,均由醫生決定,一錘定音。醫生及醫院為增加利潤和收入,濫做檢查、濫開貴藥、濫用貴儀器,早是公開秘密。

美國總統奧巴馬甫上任,隨即着手整治醫療專業,因為政府再也不能容忍高付出、低效用的醫療體制,龐大的醫療開支只落在藥廠、醫院、醫生、保險公司的口袋,民眾成為最大輸家。據估計,每年美國三分一醫療開支是花費在「非必要」的檢查和醫療程序,涉及金額高達數千億美元。

奧巴馬推出打擊醫療流弊的「陽光法案」,規定藥廠須全面公開向醫生提供的資助,不管是研究、顧問、演講、旅遊、娛樂,以至為醫生診所員工提供午膳等,防止醫生收受藥廠「好處」後,作出不利病人的醫療決定,處方不必要藥物或使用不必要醫療用品。

據調查所得,美國不少醫生每年接受藥廠十萬,甚至百萬美元計的「恩惠」,其中三分一直接收取現金,三分二則接受實物餽贈。醫生總不能白白收取好處而不付出,於是每每傾向使用昂貴藥物或儀器,甚至是危險藥物,置病人利益於不顧。推動法例的官員直言,若開支用得其所,令民眾真正受惠,倒也無可厚非;但若只是落在藥廠和醫生私相授受的互惠利益中,納稅人有權阻止。

香港情況不遑多讓,但政府介入與民眾覺醒,遠不及美國。普羅市民依然信奉精英如「名醫」、「名教授」,再配合社會「名人」病人,合力推銷各種新療法,怎不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