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藥物的標籤標明「用水吞服,勿咬碎」等字眼,其背後涵義是甚麼呢?
因不同的藥丸裏藏有不同的設計,所以某些種類的藥丸並不能被咬碎或磨碎,必須伴以清水整片吞下。其中一例子為緩釋型藥丸,這類型的藥丸被人體吸收後可以緩慢、穩定地釋放出當中含有的藥物。此類藥丸的最大好處為含有較高分量的藥物,從而減少病人每日服藥的次數。許多常見藥物如降血壓藥、降血糖藥等都已推出不少緩釋型的藥丸,減少病人一日內需要多次服藥的不便。然而,如果病人不慎將此類藥丸咬碎或磨碎後服用,藥丸中緩釋的設計將會破壞,並一次性將內裏的高分量藥物全部釋放,令病人服用後立即吸收過多的藥物,輕則出現副作用,重則出現中毒的情況。
除了緩釋型的藥丸之外,一種包有腸溶衣的藥丸亦需要整片吞服。這種藥丸的最外層為一片腸溶衣,遇到pH值較高(鹼性)的環境才會溶解,把內裏的藥物釋放,因此在pH值較低(酸性)的胃部依然能完整一片藥丸不被溶解及吸收,但經過胃部到達pH值較高的腸部才會把藥物釋放出來。
這樣的設計可達到多種用途,例如經腸部吸收的藥物可以完整地送到腸部才釋放,達到最佳的吸收效果;又例如對胃部有傷害的藥物能避免在胃部釋放,達至最少的損傷。
為確保腸溶藥丸能保留以上所列的用途,病人必須把整片藥丸吞下,才能保留此類藥丸的腸溶設計。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