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國民教育尊重民情

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以具體行動來表示對國民教育強制實施的抗議,連日來佔領政府總部廣場,政府對學生之訴求沒有積極反應,使得抗議行動升級,學聯發動九一一大專罷課,中小學也有了罷課前哨,香港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罷課風潮如果風起雲湧,將對社會造成衝擊,也是對特區政府威信的巨大挑戰,過去為二十三條立法走上街頭的陰影又現。國民教育課程,令如此多的莘莘學子、教師及家長反感而反對,乃是內容有所偏頗,強制灌輸愛國教育。香港一向是自由寬鬆多元的社會,回歸十五年了,對中國的國力日益強盛,港人與有榮焉,但對於「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的刻板僵化共產黨式的愛國教育,自然敬謝不敏。

強勢的政府應投入建設香港有所作為,而非表現在強力推動愛國教育上,更期待新上任的特區政府能俯聽民意,向北京如實反映民情。今香港內部的分歧,洶湧的民意,讓特首取消外訪行程全力留港處理,顯現了政府重視民意,事緩則圓,多給一些溝通的時間,充分凝聚共識,中央在政策上多感召年輕人,方能順利圓滿達到目的。

梁振英初上台,即面臨了諸多挑戰,現學潮之隱憂,實折損梁班子施政的威信,如果更嚴重至罷課或數十萬人上街,更是大家所不願見,香港不能成為動亂之都。

許多家長反對國民教育是反對官方推動的內容,雙方應溝通,而且多諮詢,政府給予迴旋空間,而不是鐵板一塊,雙方硬碰硬一定造成社會的不安。當年推動二十三條之記憶猶新,最後尊重民意,政府妥協,還原社會和諧。今推動國民教育不妨身段柔軟,姿態低些,尊重民情,維護香港珍貴的寬鬆氛圍,即是香港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