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安又事故 通波仔婦暴亡

再有私家醫院發生醫療事故。一名六十六歲患心血管病的女病人,上周四(廿三日)在荃灣港安醫院接受俗稱「通波仔」的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後數小時死亡。院方已向衞生署呈報事件,並將個案交由警方及死因庭跟進。衞生署昨表示,正調查此事,並要求荃灣港安醫院於四星期內提交報告。

該名女病人患有高血壓和心血管病,上周三(廿二日)入住荃灣港安醫院,翌日接受「通波仔」手術和心臟電腦掃描檢查,期間病情有變,院方曾進行兩次搶救,病人情況轉趨穩定後轉至加護病房,但同日下午二時搶救後不治。負責手術的醫生是荃灣港安醫院掛單醫生,但院方拒透露其資料。

院方昨表示,已向衞生署呈報事件,並交由警方及死因庭跟進,現階段未能交代細節。院方指此乃個別事件,向死者家人表示深切慰問,並保持聯絡,以提供協助。

去年曾發生同類事故

該院去年曾發生一宗七十六歲患心肌梗塞的女病人在「通波仔」手術後死亡的嚴重醫療事故。

衞生署昨證實,上周五接獲一間私家醫院呈報一宗懷疑嚴重醫療事件,涉及病人於上周四接受「通波仔」手術期間出現併發症並於同日死亡。該署正進行調查,要求醫院提交報告。

私人執業心臟科專科醫生梁偉宣指,病人進行「通波仔」手術期間,及手術後死亡風險大約百分之一。手術期間死亡,主要是病人心臟病發、心律不正、中風,或醫生刺穿血管引致;術後死亡則與病人年紀大,本身心臟功能差,又或患有糖尿病、肺氣腫等慢性疾病,身體未必承受到大型手術,容易出現併發症。他認為,年紀大、心臟功能較差及血管栓塞嚴重者,進行「搭橋」手術的復原效果較理想。

衞生署今年截至七月底,共接獲五宗私院嚴重醫療事件呈報,包括一宗手術後遺留物件在病人體內,一宗病人術後四十八小時死亡,一宗病人非預期性死亡,以及兩宗足月嬰兒死亡。

記者曾愷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