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可致爛腳

腿部皮膚長期痕癢或潰瘍,容易被誤解為濕疹或「糖尿腳」,但其實可能患上靜脈功能不全(俗稱靜脈曲張)。有醫生指,該病並非一定可肉眼看到「蚯蚓」般凸起血管,有重達二百磅的男患者因腿部脂肪較多,難以察覺曲張血管,直至小腿有傷口長期未能癒合,一度懷疑糖尿病導致腿部潰瘍,最終延誤診治,待證實患上靜脈曲張時病情已很嚴重,要動手術堵塞有問題靜脈。

靜脈曲張患者的靜脈瓣膜未能正常閉合,導致血液倒流,血液積聚在下肢的靜脈血管,長期受壓而形成曲張。外科專科醫生熊健表示,年紀大、肥胖、缺乏運動、長期站立人士或懷孕多次的婦女,均屬高危患者。

症狀似濕疹難察覺

三十多歲的胡先生體重達二百磅,因任職教師而需長期站立,加上甚少運動,導致靜脈曲張。他在一年半前發現右小腿皮膚變深色,間中痕癢,以為是皮膚過敏並無理會,其後近腳眼位置意外撞傷及燙傷,長期洗傷口及服用抗生素亦未能愈合,曾懷疑患有「糖尿腳」,拖延三至四個月才確診為末期靜脈曲張。他接受微創射頻技術堵塞靜脈,阻止血液倒流,傷口在三個月後愈合。其他治療方法包括傳統手術、微創手術如鐳射及泡沫硬化劑注射。

熊健指出,肥胖人士較難察覺靜脈曲張,需觸診或超聲波診斷發現問題,另有患者的皮膚會變深色、變乾或痕癢,病徵容易被誤解為濕疹,「濕疹唔局限於下肢,身體其他地方都有,如皮膚問題集中喺下肢,傷口長期潰瘍不愈合,就可能係靜脈功能不全。」

據他臨床經驗,靜脈曲張患者以四十五歲以上為主,男女求診比例為一比四,男性對初期病徵如腿部腫脹及疲累等不以為意,求診時病情多較女性嚴重。他透露,一名十九歲從事飲食業的男士,走路時腿部沉重及疲累,經診斷屬初期靜脈曲張,個案較罕見,但認為該病暫無年輕化趨勢,建議市民平日多走路,坐着亦應不時郁動腳趾,促進血液循環,若發現病徵應及早求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