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ECFA協商瓶頸

兩岸經濟融合潛力巨大,讓周邊國家擔心中國大陸與台灣緊密合作,便發明了「CHAIWAN」這個新名詞。這證明ECFA是台灣打開經濟對外連結的大突破口,當局也認為這是台韓競爭中,台灣逆轉勝的良機。

ECFA經濟效益顯著。以出口為例,台灣約四成產品輸往大陸,依賴度第一。去年,台灣對大陸出口一千二百多億美元,進口四百五十億美元,若兩岸能因ECFA降至零關稅,不僅將大幅提升台灣的出口競爭力,其獲利也將大增。更重要的是,兩岸若能進一步簽訂兩岸貨品貿易協議,可望提高台商和外商在台投資的意欲。

但是,ECFA的協商進入了深水區,尤其是有關調降關稅項目,不僅內容龐雜,而且台灣要的大陸不一定要,大陸願給的台灣也不一定要。以貨品貿易為例,目前,台灣有多達二千二百多種農工產品不准大陸進口,未來這些農品放行,甚至降至零關稅,必然引起業者反彈。故此,馬英九政府承諾ECFA後續協商在一兩年內完成,難度非常高。

要順利簽訂ECFA後續條款,主要來自台灣內部的調整。台灣經濟已失去增長動力,人民所得成長停滯,問題出在產業轉型太過緩慢。例如台灣素來以代工為主的生產模式,雖使台灣在全球生產鏈上扮演重要角色,卻無法成為其中要角。

另一方面,台灣民間揮之不去的恐共心理,怕被大陸吃掉,使政府不能開放政策,大步向前,這種心態也造成台灣政經都出現嚴重的保護主義,影響了兩岸互動與協商的進行。若台灣不能深化ECFA的發展,更遑論與他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有效管理」的潛意識總存在於政府推動政策的思維中,如何破解,是必須面對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