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十五年,我們除了對未來管治班子寄予厚望外,也應該回顧以及總結過去十五年的歷史和經驗,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內地和香港經濟融合帶來的一些挑戰。內地和香港經濟融合,現時已經成為主流,但卻不是早在規劃之內。相反,這是香港在回歸之後,面對困難時的一種適應和變通。
在中英發表聯合聲明之後的過渡期,整個香港管治的理念,是強調內地和香港的區隔。當時絕大多數的香港人相信,香港未來最大的威脅和挑戰是來自北京對香港的干預,所以港人的主流意見,很自然是加強區隔。總而言之,中國內地和香港最好是老死不相往來,你有你,我有我,則香港繁榮安定可保。北京也不自覺地掉入這個思維之內,相信要令香港人有信心,內地和香港在回歸之後最好是高度區隔,所謂高度自治,就是體現在高度區隔的措施之中。回歸後,內地駐港機構大量裁撤,內地人來港關卡重重,以示北京對高度區隔的決心。
事實證明,高度區隔不利香港的經濟發展,內地經濟像火箭般的高速增長,國企民企快高長大,民間財富迅速累積,香港近在咫尺但獲益有限,開始懷疑這種區隔措施是否合適。回歸之初,恐共的心魔未去,對融合之說抗拒仍大,前行政長官董建華雖然努力推動,惜最初成效不彰。及至香港經濟困境日深,港人無法抵受內地市場的吸引力,大門一開,就踏上內地香港經濟融合的不歸路。
融合一進行,香港立即感受到其好處。個人遊一年創造財富二百多億元,製造新就業職位五萬多個這些利益,隨便在市面上都可以感受得到。不過,一年迎接二千多萬內地遊客,這種情況,在過去為香港回歸籌謀時根本想也沒有想過,當大家嘗過融合的好處之後,一些問題也陸續浮現。
最直接的問題就是雙非孕婦。香港法院在判莊豐源案時,認為判例對香港衝擊有限。歷史的數字固然不多,而以當時的情況而言,自由來港分娩也不容易。然有了個人遊之後,內地居民來港自由度大增,為雙非孕婦來港分娩鋪了一條高速公路。內地跟香港經濟融合,也必定讓兩地社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融合,每年上千萬內地遊客來港,其實就是融合的一種表現。
現時政府基本上沒有長遠規劃,又過分強調自由市場的運作,但當中許多經濟和社會環節,本質上就不是自由市場時,讓這些環節的其中一部分完全市場化,自然對民生起了很大的衝擊。以上述的雙非孕婦為例,香港的醫療市場本來就不是自由市場,境外人士並非隨便可以來港工作,醫生執業更是門禁森嚴,處處設限。不過,特區政府選擇性地審視這些問題,把本來是社會服務的醫療系統局部自由化起來,致使中港融合之後,需求急劇上升,雙非孕婦還可以憑外表看出來,一般內地市民來港看病,我們又如何分辨出來?
中港進行融合,令到各方面都起了重大的變化。內地市民來港購物,對香港無疑利多弊少,可是如果使用香港的社會服務,或者購置香港市民生活必需而又不容易輸入和再生的產品和服務,例如住屋等,那政府就必須有策略把內地市民和本地市民區隔開來。若然盲目信奉自由經濟,全部讓香港市民和內地市民直接競爭,自然引起摩擦爭執,挑起所謂內地和香港的矛盾,在已經非常政治化的社會生態下炒作和推波助瀾,必然事故頻生,這對進一步融合固然有所阻礙,對提高香港人對中國的身份認同也是負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