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翁勤運動 糖尿藥都慳番

【本報訊】港人生活忙碌缺乏運動。有醫生指出,運動有益身心,運動期間身體會釋出引致興奮的訊息到腦部,能改善心情及紓緩壓力,睡眠質素亦會提升。多做運動同時可增強腸道活動能力,預防便秘,消耗熱量之餘,更可改善心肺功能及血液循環,患糖尿病及冠心病風險較一般人低一半,減低患上大腸癌機會,呼籲市民趁返工放工多走動,累積每日三十分鐘運動量,長者更可選擇太極等溫和又健康的運動,鍛煉肌肉,改善病情。

早午晚應各鍛煉十分鐘

衞生署統計顯示,全港約四成人屬過重或肥胖,僅三分一人體能活動量達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標準。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醫生邵得志建議市民制訂可持續運動計劃,例如不坐電梯改行樓梯或提早一個車站下車,步行回家,確保早午晚各十分鐘運動,便可累積一定的運動量。他又指,慢性病患者較一般人更需要做運動,但要因應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如高血壓者應先熱身,再進行踏健身單車或游水等中等強度運動,完成後要做伸展緩和,持之以恒改善病情。

七十五歲的周伯曾受糖尿病、高血壓及坐骨神經痛等疾病困擾,練習太極三、四年及調節飲食後,逐步改善。他說:「糖尿病初期食一粒半藥,慢慢減至一粒、半粒,到依家已經唔使食喇!」周伯現時已無受病痛折磨,更仍堅持每日耍太極一句半鐘。六十九歲的司徒婆婆以往照顧子女,無時間做運動,直至四十歲接觸太極,初時感沉悶,改為參加跳舞及瑜伽班,後來因身體狀況無法進行劇烈運動,決心學耍太極。衞生署今年出版《運動有方活出健康》一書,介紹正確做運動及慢性病運動注意事項等,亦推出《簡化24式太極拳-長幼齊學益身心》,教授正確太極姿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