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有英殖包袱民主派

擺脫殖民統治獨立,經過漫長抗爭,在此過程冒起、飽經鍛煉的政治人物及政治組織,往往成為新生國家骨幹,領導同胞落實當家作主願望。香港人較為熟悉例子是印度聖雄甘地和他所屬國大黨,與英殖民統治者的抗爭。

二戰結束,佔領香港的日本戰敗投降,原本是當時中國執政國民黨及其領導蔣介石,解除香港殖民統治契機,但最終從日本人手中收回治權的卻是英國政府。一九九七年,英國人「租借」新界的不平等條約到期,中國執政共產黨把握契機,結束英國在新界及香港的殖民統治。

這歷史事實是否已把鄧小平、江澤民和他們所屬的共產黨,置於與印度去殖英雄聖雄甘地和他所屬國大黨看齊的崇高地位之上?

但是,把香港人與印度人相提並論,在香港此充斥「地域優越感」的地方,肯定政治不正確;況且,生活在此地,認為受共產黨主宰比英國殖民統治更差勁、更可怕者,大不乏人!

英國人掌握香港人心中所想,投其所好竄改劇本,把自己殖民統治者的歹毒角色,改寫為「努力讓香港人獲得民主、處處受共產黨阻撓」的唐吉訶德,從而在離棄香港人同時,在自己面上貼金!英殖在治港「收尾」幾年,大力提高香港人民主期望,打造陳四萬成「香港良心」,扶植「民主」派政黨政客,正正就是這劇本的劇情!

深受殖民地霸權利用,從未流過血、坐過牢的政黨政客,又怎配以民主鬥士自居?若有本事、有膽識,為何從來沒有如聖雄甘地一樣,與英殖抗爭,如解放印度一樣解放香港?若託辭此非切實可行,豈不是不戰而降,又怎配長期佔據道德高地、壟斷民主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