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講過財政司司長為免重蹈上年派錢的覆轍,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改為減免多項稅收、提供補貼和退稅。一來可省卻派錢的麻煩,二來將紓困措施分項列明,就可解釋哪項措施是針對哪個階層的需要而設的。觀看今年預算案,為中產人士提供的紓困措施甚多,相信是因過去幾年常被批評忽視中產景況後,將政策調整過來。
整體來說,今年的預算案因應幾個階層人士所面對的困難而作出回應,但對於香港未來的規劃、發展,以至財政上如何支援或面對甚麼問題,都少有交代。
舉例來說,有學者指出,司長不久前曾提出香港稅基狹窄的問題,即政府的稅收主要來自小部分人的薪俸稅及公司的利得稅。
香港甚少徵收間接稅,更無煙酒等奢侈品以外的消費稅。可是,在今年的預算案,司長卻建議增加各項免稅額,這樣可能加劇香港稅基狹窄的問題。
司長在公布預算案後,出席電視論壇時承認,稅務寬減確會暫時令稅基收窄,但預期經濟轉差,付出代價是值得的。可是,大家知道寬減稅項可令市民在今年受惠,但稅基收窄對香港未來幾年的影響,以及司長對稅基長遠問題的意見和推測,大家就不得而知。結果,稅基問題就交由下屆特區政府來考慮。
此外,現屆政府宣傳了好幾年的六大優勢產業,最後一份預算案中依舊未交代。預算案無提及政府如何評估各項優勢產業的發展,大家亦不知道這些產業是否可以持續地發展而毋須政府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