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動牽引療法 甩骹無痛復位

【記者曾愷欣】市民不慎「甩骹」,莫以為一「啪」即可托回原位,以往在急症室需動用兩名男醫生,花半小時才搞掂。北區醫院前年引入希臘震動牽引法治「甩骹」,既可無痛復位,且兩分鐘內完成,較傳統拉扯法動輒卅分鐘快捷,成功率更百分百,更免用麻醉藥減痛楚。專家指出,新方法只適合急性「甩骹」,若患處已碎裂、露出骨頭等傷勢嚴重者並不適用。

「甩骹」是指肩關節移位或脫位,最常見的肩關節前方脫位,成因是受外來撞擊引致肱骨滑向前,令上臂骨前移及下垂。北區醫院急症室醫生蔡振興表示,該院每年約接獲四十至五十宗「甩骹」入急症室個案,佔整體骨骼受傷個案的百分之五。男性受傷原因多與進行劇烈運動、遇上交通意外及打架有關;女性則多是長者跌傷個案。

傳統療法需時長風險大

肩關節移位可導致患者疼痛、手臂無力,甚至肩膀變形,若治理不當或會出現併發症,醫學文獻記載雖有十一種復位方法,但醫學上目前無統一治療方法。蔡振興透露,以往「甩骹」患者送往公立醫院急症室治理,至少要動用兩名男醫生,一名醫生用床單包裹患者身體,另一名醫生則手握患者的手,之後雙方好像拔河鬥力一樣,借用拉扯力量把患者上臂的肱骨放回關節囊內。他指出,這方法動輒要卅分鐘,醫生拉扯過程太大力或令傷者骨折;部分使用麻醉藥患者可能有副作用。

北區醫院一○年四月引入希臘震動牽引法治「甩骹」。蔡振興解釋,患者平躺病床上,醫生手握患者「甩骹」的手,持續以每秒兩下震幅,令患者肌肉鬆弛及減弱疼痛感覺,移至直角九十度後手心朝天,再維持震幅至一百二十度,直至與肩關節成一直線,再用力牽引復位,並用三角巾固定患處三天。

十秒搞掂 無任何併發症

該院引入新法的首三個月內,共治療四女五男共九人,其中三人僅十秒便完全復位,最長的兩人亦只用了兩分鐘,其餘則介乎十五至廿秒。所有人毋須使用麻醉藥紓緩痛楚,亦沒有出現併發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 Apps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