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廢物徵費難避免

特區政府最近建議引入都市固體廢物徵費,旨在透過向用家徵處理垃圾的費用,促使用家減少製造廢物,從而減低香港驚人的垃圾量。

事實上,本港處理廢物的情況日益困難。根據環保署的公告,自其一九八六年成立至今,平均每年都有增長,這正好脗合同期的經濟發展步伐,加上期間香港人口激增逾一百萬,只要每位市民多丟一點垃圾,亦足以令垃圾問題百上加斤。截至二○○八年,本港的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已有每天一點三五公斤。因此,政府有必要減少垃圾的產生。

特區政府先從減少建築廢物着手。在二○○六年,實施建築廢物處置收費,結果運往堆填區的建築廢物,就由二○○五年每日六千五百六十公噸,減至二○○八年每日二千六百六十公噸。政府如今建議開設都市固體廢物徵費,相信跟看見建築廢物處置收費的成效有關。

這次政府建議的廢物徵費包括按量收費、參考水費、定額收費、局部收費四個模式,將會諮詢公眾三個月。若參考鄰近地區經驗,市民日後每月或需多付數十元的垃圾處理費。從之前開設膠袋徵費的經驗來看,本港市民多逐漸理解因應環保的需要,而向他們徵收產生垃圾的費用。

從市民角度看應是按量收費較符合他們的期望,因為都市固體廢物徵費的原意是減少廢物產生。如果製造愈多廢物,收費愈貴,相信用家多會警覺減少製造廢物。情形一如開設膠袋徵費後,市民自然會習慣出外購物時帶備環保袋或將膠袋循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