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再築防火牆抉擇

面對財雄勢大、人口十三億的中國大陸,人口只得二千多萬的台灣如何保存自我?馬英九的民間善意往來,通商、通郵、通航肯定不是辦法。

自由通商,結果是台灣資金一面倒投向大陸,台商利用大陸較廉價勞工、較廉價土地,以及法規優惠,賺取更大回報。台灣資本家賺了錢,在大陸擴大投資,受惠亦非台灣本土。是故,馬英九執政三年多,台灣本土失業率不降反升,勞動人民平均工時更長、平均工資更低;資本家盆滿缽滿,但普羅大眾明顯未能受惠。

大陸吸走台灣資金,回贈百萬計「個人遊」旅客,造成內地客在香港景象翻版。最重要效應是:台灣不僅在資本密集的項目倚賴台海對岸的土地和勞工,連本土低技術行業如餐飲、零售、觀光旅遊,亦愈來愈倚賴大陸。

如大陸農產輸港,一旦台灣農產市場開放,在優惠台灣同胞堂皇名目下,大陸農產迅速壟斷台灣市場。結果,台灣農村經濟崩潰,農民難再耕種維生,淪為任由資本家魚肉的勞工,或如不少港人,須接受再培訓,充當內地客奴僕。

馬英九誤信經濟發展是一切,把普羅大眾的利益輸送給一小撮資本家,致令大陸在台灣的話語權愈來愈大,台灣的自我迅速消失。台灣人要抉擇就是:在仍未太遲時再築「防火牆」,以免台灣完全「熔化」於大陸十三億人口之中。這道「防火牆」肯定不是馬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