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初選悶局待打破

特首初選愈益熱鬧,可惜議論焦點不是政綱,而是參選人的背景與做人的態度。這種置大道理於不顧,將火力對準個人成就與人格的角逐方式,除令公眾驚訝外,也令政界中人擔心,第四屆特首選舉是否走了偏鋒。

尚幸民協馮檢基正式宣布參選,更即場派發政綱,以增建公屋及居屋為政策主打,把特首選戰拉回正軌:以政策爭取市民支持。

民協是小政黨,在立法會只有一個議席,影響力有限,地區活動亦只集中於深水埗。馮的參選,增加曝光率,引起公眾關注政策議題,在政治上是一本萬利之選,只是媒體是否捧場,給予一定篇幅報道。

民協的參選政綱有一定局限性,殆無疑問。民協草根味極濃,關注的議題多集中於公屋、扶貧及安老等方面,對中產階層重視的議題缺乏研究,更何況,民意支持度遠遠落後於唐英年、梁振英、葉劉淑儀,甚至何俊仁,故成為泛民陣營參選人機會甚微。

民協的積極參與泛民初選機制,與民主黨及其他黨派角逐提名,以彰顯不搞小圈子選舉,折射出建制派的不合理,值得肯定。問題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能吸引多少市民到街站按動電子平板,值得關注。

反觀,近日「雙英之爭」,除了傳媒炒作議題外,兩人落區雖然動作頗多,但均不以政策討論帶動,卻以姿態取勝,似做親民騷,像唐英年笑容可掬與網民談天說地,梁振英到灣仔天橋派傳單,連要帶出甚麼訊息,市民也不大清楚。

建制派的初選從膠着狀態到重新出發,泛民能否從後趕上,端看明日選委會選舉結果,會對各方有何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