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這塊過河石頭繞不開

北京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在用人方面要「摸着石頭過河」。鄧小平說過,要以愛國者為主體實現「港人治港」,這是朝廷用人的大原則。大原則好訂,不好辦的是具體「人頭」,因為朝廷很長時期以來不容易掌握香港人中「愛國者」的個人情況,包括他們的政治情況、人際情況、工作能力、長項短項、優點缺點,而且在英國人統治香港期間,大多數「香港精英」都對共產黨心生抗拒、害怕,北京真正的可用之人很少。

不過,回歸後,情況有了很大變化,無論出自時代原因還是個人選擇原因,朝廷「可用之人」愈來愈多,只是在特首「人才」方面朝廷還是感到極度匱乏。加上北京並不十分清楚用甚麼樣的港人最適合當特首、最適合成為「港人治港」的「標誌性人物」,還是只能「摸着石頭過河」。結果「機緣巧合」之下,先是摸了兩塊比較現成的「石頭」——董建華、曾蔭權當特首,這期間又那麼一摸,摸着了「愛國商人」、「富二代」的唐英年可「培養」當特首。然而,董、曾都很糟糕,這兩塊「石頭」沒能讓香港順利過河,而是「誤入」急流險灘,眼看香港就要擱淺、要翻船,而此時的第三塊石頭——唐英年——指向已很清晰,若當特首,香港還會深陷「急流」,他這塊「石頭」絕對靠不住。

「迷亂」之際,有第四塊「石頭」自我現身,「誰勸也不聽」的跳入河中,聲稱自己的「指向」和能力可以把香港帶出急流險灘。對於梁振英這種「不按常理出牌」、「不守規矩」的做法,朝廷中人恐怕先是不以為然,繼而半信半疑,再之後,又見他準備充分、像模像樣,且民望大大超前,既然是「摸着石頭過河」,朝廷當然不妨一試,給CY一個機會,給香港一個機會,給自己一個機會。

是的,非常之事,非常時期,也許要不拘一格用人,要用非常之人,已成朝廷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之繞不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