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理念認同

梁振英競選團隊和支持者的分量孰輕孰重,香港市民其實可以自己衡量判斷。

為梁振英站台的第一位發言人鍾逸傑,是港英年代的布政司,也曾任過署理港督,他肯站台,還能說不夠分量?張震遠算是現時特區政府的公職王,羅范椒芬是前廉政專員,紀文鳳是廣告界第一代女強人,這些人士都是獨當一面,一時之選。而梁先生的主題是匯集香港各階層人士,作為一個社會縮影,那當然不會盡是名人,尤其是有錢人的天下!

無論大家覺得站台者是重是輕,但都必須承認,這一群人可以走在一起,是理念上的認同,即不是利益的交流。這些人肯出來支持又或者站台,我們看不到利益上有任何收穫,反過來還可能有一些壓力。政治上不能不講利益,但卻不能只講利益,尤其是社會愈趨向民主,愈來愈多選舉成分,光靠利益,是無法雨露均沾;要搞定一小群人,可以靠利益輸送,又或者交換利益,但推展到全社會,這一招就不可行。所以大型、大規模的選舉,就一定是理念之爭。

當然,理念只是靠口講,好像沒有甚麼憑藉,你可以講,他人也可以講,但講得出,也要有人信。甲講扶貧,乙又講扶貧,但市民可能只信甲而不相信乙,那是許多因素的組合,這包括誠意、表達,過去的行為記錄等等。故此,理念之爭不是空口講白話,而是候選人和市民要建立的溝通和互信,能建立這互信,就可以取得市民的支持。

因此,看團隊、看支持者,理念的一致和誠信,比知名度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