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大學校長條件轉變

日前,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透過校方宣布,決定明年八月底約滿後離任。港大校方向傳媒表示會盡快展開全球招聘,徐立之亦答應會留任至找到新校長為止。這件事令人想到,現在大學要聘任校長,究竟校長人選要具備甚麼質素。

古時的中國未有現代的學制,漢朝時中央設立太學,為最高學府,而地方也開始設立群學、縣學等官辦學校,相當於公立大學,低階大學學業出色的學生可以到高階大學學習。中國傳統的學校以培養公共政治服務的官員以及從事文化教育的文人為主,因此,擔任學府和書院首長的人士都有卓著的學術地位;其職責主要是教學、研究及推動學術交流。

不過,時至今日,大學校長的工作大大轉變,教學和研究所佔的工作比重固然大幅減少,而漸次增加的就是籌款工作、領導教職員推行發展計劃,向外界推廣大學,以及行政工作。此外,自從發生港大「八一八」事件,似乎有很多人要求校長有高智慧處理涉及政治的問題,即使面對傳媒、學生、公眾質詢,仍要顧全大學形象以及跟政府的關係,從容應對。其實,現今的大學都有多方面發展,跟一般企業愈來愈相似,大學校長亦愈來愈像企業總裁。

究竟現在招聘大學校長時,是否還應優先考慮人選的學術成就、地位?事關過往專注研究的學究多不通曉企業營運、公關的學問,或者說校長可分兩種:一是學術泰斗,成為學校的精神領袖;一是行政管理,專門處理非關學術的營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