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供港蔬菜試行條碼追蹤

【特派記者鍾雅宜番禺報道】內地供港蔬菜安全問題一直令人關注,廣東省番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正試行供港蔬菜來源追蹤計劃,根據電子條碼追蹤蔬菜的生產及檢疫等資料,連使用農藥的種類及是否屬有機產品資訊均可一目了然,猶如「蔬菜出世紙」。當局打算將計劃擴大至廣東省其他農場,又正與港府洽商,希望將資料庫引入本港,市民日後可有機會於超市或互聯網查閱相關資料。

內地食物時有出現受污染等問題,中聯辦近日安排香港傳媒到廣東了解輸港食物供應。其中昨安排參觀位於廣州番禺的東升農場屬供港蔬菜的農場之一,每日約有廿噸蔬菜輸港,為提高供港蔬菜的透明度,番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去年斥資三百萬元人民幣研發、並已於兩個月前在該農場試行「供港蔬菜RFID溯源監管系統」,將蔬菜由種植、施肥、收割、加工,以致檢驗的資料記錄電子化,蔬菜經包裝後會被印上載有相關資訊的條碼,透過條碼掃描器便可讀取資料。

該局計算機中心負責人徐敏賢稱,希望將有關科技擴展至全廣東省農場,並在內地超市設置條碼掃描器作試點,下一步則希望於本港試行,「香港大學同香港食環署都感興趣。」她透露因本港超市空間有限未必能設置掃描器,初步傾向將資料上載至互聯網供用家參閱。

供港水產封閉運輸

另外,順德國通供港澳水產品中轉中心目前每日供港的魚達六十多噸,全部均是淡水魚包括桂花魚、大頭魚、鯇魚等,這些魚佔供港淡水魚七成。該中轉中心董事會秘書長王文靜表示,為確保魚類不受污染,中心處理輸港水產均採用封閉式包裝運輸,將魚放入保持在攝氏十二至十七度的箱內,而箱內有管道輸入液態氧氣,讓魚類處於休眠狀態,減少互相衝撞造成損傷,亦同時代替使用禁藥孔雀石綠來抗菌。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