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因官司訴訟而停工的港珠澳大橋工程重新啟動,但預料整體開支增加六十五億元,有學者及立法會議員形容今次事件大家都是輸家,並歸咎港府環評機制落後有漏洞,官員與市民溝通不足及透明度低所致,大橋工程延誤不但影響本港物流發展,最擔心類似訴訟潮會在其他基建項目發生。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形容,港珠澳大橋環評訴訟事件沒有贏家,公民黨、港府及市民均是輸家,事件令港府措手不及。他又稱港珠澳大橋關乎廣東省西部通道與港澳之間的關係,促進物流通往廣西至越南,香港大橋工程延誤,對香港與東盟的貿易發展有深遠影響。
宋續說,近年港府推行大型基建,在環評、文化保育及民意評估方面均低估社會反應,過程粗疏有隱瞞,相信類似挑戰會陸續有來。此外,環評做漏招引發訴訟亦凸顯透明度及溝通不足等問題,官員諮詢市民時常耍官威,擺出「講你都唔明、你信我就得」的姿態,又圖以顧問公司商業秘密及權威性作藉口減少公開資訊,結果「過唔到民意反彈呢關」。
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則稱,市民對環境評估愈來愈關心,但港府在環評機制上自己是提交者,「是球員又是球證」令公證性存疑,亦反映環評機制追不上時代發展,才遭人利用漏洞有機可乘。他認為,港府應調整環評標準以提高公信力,否則類似法律挑戰會再次發生,「引起連鎖訴訟反應,對香港發展唔係好事。」香港基建發展落後會被加速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