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貧富懸殊不利和諧

面對貧窮問題尤其跨代貧窮,政府承受巨大政治壓力,估計今年施政報告紓困措施必不能少,以逐步化解深層次結構性問題。

事實上,種種迹象顯示,下半年通脹升幅將非常可怕,七月份整體消費物價指數急升至百分之七點九,破了十六年的紀錄,百物騰貴,窮人日子最難過,民怨積累勢所難免。值得注意的是,當貧窮與暴富扣上關係,形成貧富懸殊的對比時,社會公平與正義未能彰顯,則「仇富」心態會應運而生,對社會所帶來的衝擊影響深遠,也是民粹主義崛起的社會基礎。

早前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撰文為政府的扶貧紓困成績辯護,文中直指「收入差距和貧窮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兩者沒有必然的關係」,似欲否認貧富懸殊會對社會造成不和諧甚至帶來長遠的負面影響。

地產商及大財團通過壟斷土地及主導房地產市場獲得巨額利潤,政府則通過賣地進帳可觀,何文田一幅地可高達一百億,這種擁有土地致富,且富可敵國,連政府有時也要看巨賈的面色。相反,貧者只能蝸居,甚至無立錐之地,貧富懸殊反映社會的不公義,而政府則漠視地產霸權,任由小市民被魚肉。

再放眼看社會的財富不均,也令市民感到不滿。據政府統計數字顯示,三百多萬打工仔,有一半月入不到一萬一千元(入息的中位數),如此收入,在生活成本不斷飆升的今日,要養妻活兒實在談何容易。

貧富懸殊再這樣下去,肯定會動搖社會和諧與穩定的基礎。近年社會的討論漸多,政府應該鼓勵公眾多提積極建議,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推出更多有效的扶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