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北京選唐唐明智正確嗎

北京若欽命唐英年為下屆特首,給人的感覺會是特別信任香港「愛國商人世家子弟」,又回到當年欽命董建華的路子。只是朝廷為此早做了準備,讓唐唐早早在官場磨練,打造「官商一體」之身。這樣做,朝廷可能覺得可彌補董建華純「商人治港」之不足,唐英年「亦官亦商」,那就比較「完美」也。

姑不論唐唐是不是「一加一等於二」——「商人加官員等於好特首」,就以唐唐目前民望長期低迷,「認受度」不高而論,比起當年「純粹商人」的董建華當上特首時有逾六成高民望就差很遠,對其上台執政將帶來極為不利之影響也。一個好的開始才是成功的第一步,一個不好的開始呢?朝廷有沒有認真想過,仔細評估?

當年「船王世家」的董建華當上特首,一開始民望不俗,原因之一,是他多少受了上一輩的恩澤,有「老本」可吃。香港從一個漁村而國際大碼頭而國際航運中心、貿易中心、大都市,航運業,「船王」是有重要貢獻的。對此,香港人心中雪亮,是有一份感念的。當然,這份感念和董建華得到的上一輩的「恩澤」,也是在特定環境和時代背景下才會發生作用的。唐英年的「商人世家」就沒有這樣的功效了,而且,唐英年為官多年的曾蔭權政府又大大加劇了香江的貧富懸殊,商民「階級矛盾」惡化尖銳,唐唐的商人世家背景成了負資產。

春秋時期晉國的士鞅逃到秦國,秦王問他,晉國的世家中誰先不行。士鞅說,欒氏家先不行。秦王說,是因為他們民怨大嗎?士鞅答,是的,現在欒氏民怨很大,但尚能平安,因為上一代對百姓有恩德,晉人思念他如周人思念周公,百姓對他住過的地方都很愛護,何況對他的兒子呢?然對兒子的兒子就不行了,他對百姓沒有恩德,百姓對他只有怨憤,因此他會先完。

香港人如今對「商人世家子弟」當特首的民怨也大致如此,朝廷選唐唐明智乎?正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