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微博可載舟亦可覆舟

今次溫州動車事故,訊息傳播最即時的是用手機發布微博,包括火車乘客在出事時發出的微博。事發當晚,身在事故現場的人不斷更新各種圖片、文字訊息,連同其他人轉發,數以百萬計。而且,網民可以利用微博尋人、搜尋遇難者名單,甚至號召輸血等。微博便成為最即時、普及且帶有互動作用的傳播媒介,遠勝各類傳統媒體。

微博除了能傳播訊息,更重要的是形成輿論,二者結合,可產生出由多重訊息根據和觀察角度形成的不同評論,從而構成對有關當局的言論壓力。其特殊性在於開放式的群眾參與和互動式的意見交流,任何機構都不可能監管和控制。從政治角度看,微博作為新媒介,蘊含着巨大的政治影響力,比傳統網站或社交網站等的能量更廣大、即時、直接和普及。因此,微博在溫州動車事故發生後可迅速形成輿論,對當局產生巨大的督促、監察壓力。

這種媒介正改變中國人民的政治和社會生態,屬超速的聚眾而起的政治力量,可一哄而起,也可一哄而散,政府難以追蹤控制。傳統的政治力量,無論在朝在野,也不易將之組織利用。微博性質上近乎民粹,卻是公民社會在網絡世界的一種表現,超乎政府和政治組織的駕馭,反映社會民心趨向,可又沒法事前預測,有如一盤散沙,突然在某種思想感情力量推動下,形成不可預期的各種形態,並不停地轉變,不受任何人或組織主導、驅動。微博更典型地證實着民心如水,可載舟,可覆舟。